虎!虎!虎! Tora! Tora! Tora! (1970)
剧情简介

这是一部真实的电影,真实展现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历史。美军插手太平洋战场,日军最高将领山本五十六(山村聪 Sô Yamamura 饰)认为美军实力强大,应速战速战,不宜和美国人打长久战。于是,由他一手策划的偷袭珍珠港行动正式启动了。

虽然美军从此前截获的日军密电中得知了日军可能进行突袭的消息,但多数人都对此不屑一顾,密电的内容也没进行上报。即使在突袭当天美军一个士兵发现了雷达上不寻常的飞机群,美军将领仍然认为那是自己的飞机在执行巡逻任务。最终使得日军偷袭行动一举成功,美军损失惨重。山本五十六也成了美国人最大的眼中钉。

最佳视觉效果:A·D·弗劳尔斯 / L·B·阿博特

最佳剪辑(提名):詹姆斯·E·纽康姆 / 佩姆布罗克·J·赫林 / 井上晋也

最佳摄影(提名):查尔斯·F·维尔勒 / 姫田真佐久 / 古谷治 / 佐藤正道

最佳音响(提名):默瑞·斯皮瓦克 / 赫曼·刘易斯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卡尔·比迪斯康姆 / 杰克·马丁·史密斯 / 理查德·戴 / 村木与四郎 / 沃尔特·M·斯科特 / 川岛泰三 / 诺尔曼·罗凯特

爱的镇魂歌2015-01-26
401
总有那么些危机嗅觉敏锐的,却总被个别环节掉链子的全盘拖累。真正可怕的,不是对手的虎!虎!虎!,而是队友里的猪!猪!猪!
历史理性2009-07-06
386
人类到目前为止最优秀的战争电影之一,战争就是战争,别没事吃喝玩乐搞对象
流空破刃2010-07-28
77
力所能及的还原与不太出色的编导。看着就想,要是当初真由黑泽明和David Lean连手搞这片子会是怎么样啊。
石墙2011-07-25
17
当片头强调“影片所述皆有历史根据”时,你就知道这个片子该有多无聊了。美日合拍的形式貌似起到一种去意识形态的作用,但是主创们忘了,电影甚至包括纪录片都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所以这种形式只能造成一种结果就是“只有事实,没有观念”。结尾的那句反军国主义的言论,虚弱得连口号的作用都起不到。
Obtson2014-02-13
243
写实性远大于艺术性,最精彩的是对山本五十六的刻画。他的哈佛背景已预言奇袭会唤醒“沉睡的巨人”,但他的军人血脉却无法放弃主动进攻所带来的战略优势。这是属于战争的永恒悲戚,正如山本所念的明治天皇御制诗:苍苍四海,莫非同胞;茫茫人间,相争何为?
大社社2010-01-14
162
狠片!花了三个晚上终于看完!真正的战争巨著!
暗夜精灵2009-06-21
110
近乎纪录片般的高水准,这种严谨的态度以及全面的角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反而很难再重现了。日美合拍造成的迥异风格是一大特色,就我而言更喜欢日本那部分,山雨欲来的压迫感极强,美国这边总觉得部分群演不太入戏,淡然得过了头,甚至带出几分黑色幽默的味道来,所以犹豫再三扣掉一星。
微喵的兔姑娘2015-06-13
146
老爸二战迷。感觉这部虽然年代久了点但比偷袭珍珠港好看。
阿奇波尔德2014-07-28
4
才两小时就分为了上下篇,可见编剧导演也熟知这不是一部会紧扣心弦的动作大片。上篇几乎全文戏若不对历史稍有兴趣是很难坚持到全片结束的,战前对两军情绪的精确把握是亮点也是弱点;下篇则是偷袭高潮,密集的动作戏也很难缓解上篇所带来的疲乏感,毕竟70年代电影语言,当半部纪录片看可能稍微好受点
赱馬觀♣2017-12-01
81
“即使黑泽明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天才导演,对于本片他也属于错选。这不是他的类型,他从没拍过类似的题材,也不符合他的风格。我觉得他既指导的不舒服,更不习惯有人在旁边指手画脚。他总是全盘掌控,没人敢在预算拍摄计划或是其他方面教黑泽明怎样去做。但当时扎努克等制片人就站在他背后。”——弗莱彻
屠龙侠9122016-05-02
47
影片前两个小时对历史迷来说绝对过瘾,虽然要讲的太多导致每个场景都很短、人物对话也笼统简略,可就凭完全符合史实这点已令人满足。军事场面受时代技术水平所限,剧组已在力所能及内做到最好,尤其体现在AT-6……不,九七舰攻从赤城号起飞及飞赴珍珠港的编队阵型上。比较可惜的是轰炸完后收尾太仓促。
指谁谁发财==2022-06-24
感觉不到立场。虽然不一定非要有,但战争片既不反战,也不谴责战争发起方,亦看不到被攻击方的态度,整部影片就是纯粹的重现和记录,感觉双方只是语言不通沟通不畅然后被一小撮人推着打了一架清了下军火库存and sense
汪金卫2019-01-24
73
日美合拍战争大片。从日美双方角度,如演绎纪录片般严肃地展现珍珠港事件始末。没有英雄美人的狗血剧情,只有丰富的历史群戏与物理轰炸特效大场面,实现视觉与心灵的震撼,以及电影戏剧性与历史真实性的完美统一。了解幕后制片经历后更是感慨唏嘘。成片保留了大部分黑泽明版剧本的框架内容。但可惜黑泽拍摄部分的胶片已全部遗失,成为遗憾
安蓝·怪伯爵???2010-04-21
59
蓄势待发,一击而中。2个小时的稳重,半小时的爆发。确实,MB的珍珠港无法与之相比。ps,八一下美军最后上飞机的那两位,小Ben和乔什么嘿嘿~~~
_Esperanza__2021-12-10
7/10 两国导演交出了不同的影像:日本部分更加注重形式美感,美国的则偏传统好莱坞。很难说这种差异究竟突出了某种主题还是造成了不和谐与割裂,因为到头来它也仅是一份较为悦目但平实的历史记录罢了。此外就是制作成本看起来太吓人了:真实的复建的飞机,似乎是真实的战舰,真实的数不胜数的爆炸。珍珠港上的每一簇火都是钞票之火,完美地让我感受到了与美国军人相同的疼痛(不是
十一伏特2019-05-04
27
全景平铺式还原战争历史。好处是从大而全角度还原各方真实事件过程,有别于近些年来的个人视角切入的方式。从突袭前,日方认真备战、甚至还做了演习;美方有无数次预警,甚至到突袭前都有很多次机会认真迎战,可偏偏是一连串意外巧合,主要是心态放松导致的一次失误。最骚的是那句「七点我下班了」,就完全没有进入备战状态。 从战役上看,日本比预料的赢得还容易,而山本五十六早就清醒看到一年后的逆转;在美国这边,各种军备准备其实早已充分,缺少的只是心态准备。 电影最后的基调也是如此,两方似乎都是阴差阳错因为通讯问题共同促成,但战役的胜利方却弄醒了可怕的敌人。
心知_道2012-03-31
52
1970年能拍出这样的战争场面,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且是据史实主线拍摄。 而2001年的那部《珍珠港》是以爱情为主线,总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虽然他的画面要比70年的好,但毕竟年代不同,技术不在一个层次上。
寒狐居士2016-11-15
21
“繁文缛节”延误下战书,本想决斗却早已“强奸”对方近一小时。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吃查30002023-02-19
火奴鲁鲁的音乐,东京的电码,华盛顿的情报室,太平洋的孤岛,想不到最好的竟然是晨曦中起飞的战争机器,倒数时刻的时间线剪到最后竟然放掉了,有头无尾。
stknight2011-09-25
1
这部由美国和日本联合制作的影片,细致地呈现了双方在珍珠港事件前的每一步,包括外交、军事和情报的发展。影片在观点上不偏不倚,极其客观;在细节上不厌其烦,忠实史实,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则未下功夫。影片的日本部分原定由黑泽明执导。其实也就最后40分钟看一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