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流者 Il conformista (1970)
剧情简介

马塞洛(让-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Jean-Louis Trintignant 饰)是意大利法西斯组织的一员,他的新任务是到巴黎除掉他以前大学时候的教授 卢克·夸德里(Enzo Tarascio 饰),一个反法西斯组织的成员。于是马塞洛以和未婚妻朱利亚(斯蒂芬尼娅·桑德雷莉 Stefania Sandrelli 饰)到巴黎度蜜月为借口,到教授家拜访。和马塞洛一起执行任务的还有伪装成他的司机的曼加涅略(Gastone Moschin 饰)。在教授家,马塞洛被教授的年轻妻子安娜(多米尼克·桑达 Dominique Sanda 饰)深深吸引。马塞洛的同伴曼加涅略不断催促他除掉教授,然而他迟迟不愿下手。曼加涅略得知了教授和他的妻子将到野外去,于是准备独自进行刺杀任务......

本片根据意大利小说家阿尔贝托·莫拉维亚的同名作品改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主竞赛单元 金熊奖(提名):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冰红深蓝2016-09-29
202
绝无仅有的在摄影,镜头运动,布光,色彩,剪辑,配乐上均树立影史新高度的神作。黄与蓝的主题色,一如火车爱抚时窗外的夕阳与蓝夜。精神病院的纯白秩序。老贝标志性的首尾光影时间魔法,洞穴寓言,法西斯盲者与同性诱惑。在情欲与罪孽中沉沦,于弑父与寻父、离轨与臣服间辗转摇摆,随波逐流的人。(9.5/10) 【2020.8.1.上影节梅龙镇重刷】追求与中产上层人士看齐、懦弱而纠结的男主。玻璃后的三胞胎女歌手与各种整一、空阔而古典的建筑均透现出法西斯式的同流精神。与未婚妻见面时的百叶窗光影太有感觉。倾斜镜头。庭院秋叶随风起,雪地树林刺杀急(唯一的手持晃镜段落)。童年时穿过纷挂的白床单似[末代皇帝]。蓝色滤镜的巴黎。男主窘然面对卖花女与流浪儿高唱国际歌。中餐馆里,犹疑男主与上司见面,身旁摇晃的黄色吊灯。手拉手群舞与被裹挟夹紧的男主。
凉水2013-02-17
99
一场集体无意识的迷狂。对集体主义生活和简单幸福概念的认同,对一旦可能失去他们的恐惧,使得人们能保持顺从和沉默,容忍一个以谎言为基础的社会,既是受害者又是支持者。虽然直指法西斯主义但又好似在影射任何一个政权。隐喻无处不在、摄影出神入化,老贝的最佳电影。
日灼2021-03-10
56
迷人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男主角,一个集爱欲、恐惧、懦弱、不知所措于一身的法西斯主义者——事实上他内心深处不认同任何一种主义,真正影响他价值判断的是老旧的天主教道德伦理观,他被此束缚、折磨、扭曲,从而转身在历史的夹缝中将自己伪装成顺应社会的精英分子,而在贝托鲁奇看来,这两点可能正是法西斯主义诞生的温床:失落的传统道德(历史的某种断裂?对父权的反叛?)在激进社会体制的不断冲击和狂热改造下,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双向选择,《白丝带》也是如此。摄影、色彩、调度以及取景(建筑)等等有种歌剧感,算是贝托鲁奇奠定个人风格的作品。[补充]之前忽视了影片叙事结构的重要性,倒叙结构反映的心路历程制造了悬念——解救或是旁观爱人之死,同时也重塑了“同流者”逐渐懦弱的心路历程——个人的也是民族历史的。
牛腩羊耳朵2015-11-11
93
摄影真的是太风骚了,推拉换焦镜头看得人一阵阵酥麻,蒙太奇剪地不能更恰到好处,爱情友情亲情童年阶级谋杀婚姻混杂在一起,贝托鲁奇的政治呈现始终是魂。同性欲望压抑感竟然成了暗流决定主人公的人生走向,两位关键人物的外在形象惊人的相似。
vivi2014-11-21
43
我完全就没关注什么政治、刺杀好么,只是一直盯着JLT的长长眼睫毛,Dominique Sanda 和Stefania Sandrelli 好美。
木卫二2012-07-29
91
凶手!他杀了一个政治犯!他是个同性恋,纳粹分子!
饭夫斯基2012-11-19
68
有趣的是,一位共产主义者描述一个法西斯主义者,又让其爱上反法西斯主义激进主义者,最后又将之杀死,其实这是莎乐美的纯粹爱的故事吧。男主角其实是加缪写的吧。但其实男主根本不知道自己被什么左右,他如此矛盾。隐喻太多,反而更显声画优美,火车桥段,每一段截图出来都体现出摄影之美。
赱馬觀♣2009-03-29
36
马塞洛对于暗杀教授之事原本是心有抵触良知挣扎的,宗教原罪与安娜暧昧尚在其次,关键是他觉着教授是自己的老师大致也算个好人,所以第一时间没有接信转身躲进了厨房(偏偏是中餐馆和茅台酒?)。可之后当舞会现场教授出示“空信”道出试探真相,马塞洛突然下定了决心!并呼应了之前俩人重聚时的书房对白,“台词华丽。可你走了,我变成了法西斯。”……说明贝托鲁奇对于纯粹的政治人物,无论左右皆持否定立场。教授的死对头墨索里尼势力被贬讽地更为直白频繁,其中又以教堂祷告马塞洛与神父那段问答最为犀利,“今日救赎明日将犯之罪……我非来自颠覆阵营,正好相反,我是要消灭他们的人!”……这也是为什么雾林截杀的高潮大戏,几乎所有悲情渲染都送给了随行的安娜。教授本人的死法倒更有几分吊诡地像是东方快车的情景再现!
大熊星座2013-08-27
64
四十年前,一个三十岁的意大利共产党员,用最牛B的电影镜头,拍了一个法西斯党徒的故事,故事里有几座奇妙的建筑,和世上两个曾经最漂亮的女人。我爱这电影
欢乐分裂2020-03-04
35
#三刷#4.5;保留原著“渴望证实自己的被原罪所破坏的一生是正确无误的”主旨,在Vittorio Storaro精妙绝伦的摄影中感受“我们大家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失掉我们的天真无邪,这就是正常状态。”相比原著大量长句叠加的内心戏,影片更着力于闪回记忆对终其一生笼下的阴影、时空跳跃的缝合、精心酝酿的构图与光影盛宴,贝托鲁奇再次以性和政治意味身份诉求,跟随一个随波逐流的人在蓝色夜幕的巴黎混沌沉沦。 1、意识深处对同性身份的不敢直视,结婚只为成为“正常的人”,最终明白自己从未成为“同流者”(未认同任何一种主义),结尾的揭发实则是对自己的确认。 2、毕论关于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暌违多年师生重逢,一个关窗一个开窗,影子的形成&消失——他并未努力走进「真实」世界。 3、空旷压迫的巨大建筑下,人是微渺的存在。
2021-06-24
8
改编自莫拉维亚小說。也是關於如何使用光线,让形式、布景、质感、色彩和构图平衡的摄影教科書。尽管它用最怀旧甚至浪漫的设置和场景去塑造的却是個凶残的法西斯主义者。他對於自身真实性的情境,仅仅只服务於那些行使权力者的利益。 但叙事正线外的跳接、闪回,以同流合污者的内心隐秘作为切入点,在历史、政治、哲学等多个层面来嵌入其生命,远眺变化的真实,朝向从不改变的永恒时刻→最后人们骑摩托拉着墨索里尼石像的头颅经过角斗场,他觉得,自己似乎是在向一个他所渴望的世界的旧日残存的形象道声永别。 同流者也是贝托鲁奇自身,如同他拍片题材的选择常顺势顺时而为。似乎暗示自己就此告别法国新浪潮影响,他为电影中被刺杀对象安排的住址和电话,用的都是戈达尔的真实信息。戈达尔没说什么,毕竟他觉得贝托鲁奇影片的政治性始终不够激烈。
徐若风2020-07-29
31
概念都以文本说一遍,再用镜头语言的构图调度进行不断加深:“洞穴喻”中的影子与开窗后墙上突然消失的影子,仿佛这个世界是“盗梦空间”里的一层(光影处理方式如卡拉瓦乔的《召唤圣马太》),相似作用的场景还有一场模糊时间线、黄蓝色调跳切的车窗外景;集体意识/人格面具与舞会中突然簇拥的人流;同性恋性取向的自我催眠、遮蔽与最终明示出闪回的可信/不可信,社会不知不觉让你被均化成一具想要追求平庸的皮囊;从头至尾不断强调秩序性的建筑物、场景细节及人群,马塞洛永远是那个“格格不入”的存在。对于这个终其一生想要成为同流者,却永远只能“扮演”同流者,在刺杀的路上“闲庭散步”的荒诞人物,似乎仍能回到洞穴喻中进行理解。法西斯主义的狂热与虚无中,有多少是身处群体中的扮演性存在?
掉线2015-10-28
36
【B+】被简介误导以为是个政治阴谋片,其实讲的是随波逐流的可笑人生。布光牛到人咋舌,频繁的插叙跳叙,理解难度略大。贝托鲁奇有一种东方人的含蓄。
seabisuit2016-07-16
27
从中餐馆喝茅台到结束接连堪称神作的调度剪辑,把处于漩涡中随波逐流的个体和群众完美刻画。惊叹不到三十的导演摄影双剑合璧的创作力,贝托鲁奇擅长把情欲身世结合到政治运动中,斯托拉罗的光影场景各种镜头移动都太神奇了,爱和红里的老头年轻时气质魅力十足眼神里充满复杂,国际歌意大利国歌。资料馆。2023.4.3香港電影節圓方4K修復版。
脱氧核糖十三2023-04-26
2
从开幕画面就很美。有很多政治隐喻/明喻,就更显得北影节把 “十年前我父亲在慕尼黑” 的希特勒酒吧发迹故事翻译成了 “十年前我父亲在摩纳哥” 异常离谱了,甚至正确的英文字幕就打在画面上。
?Psyche2016-07-17
20
电影开始头一个小时我一直在想这是不是费里尼还是安东尼奥尼的片子,看到舞会又开始想这是不是维斯康帝的片子,搞到最后又问这是不是影子部队...很难想象这是贝托鲁奇的作品,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形容这场人性的悲剧,一记重拳砸在心上。
白斬糖2020-08-01
12
有什么影像能比最后一幕更鼓舞人心又寒毛悚然呢?门廊里迎面而来的人群,他伫立,在摩肩接踵的人潮里艰难地站定,这一刻是卑微,怒意,觉醒,狼狈,叫人怜恤的结合体。但是他仍然没有抓住真实,在街灯和火光的交映下,他的脸上写着怀疑论者特有的无知,痛苦和希望。
吞火海峡2011-10-28
19
同流者个体的心理展示与法西斯运动的历史剖析,表层叙事与深层象征完美细腻地合二为一【10】
吴邪2020-07-29
7
2020SIFF,从天而降的票。Marcello,洞穴里的同流者,消失了影子的人,反法西斯的女神Anna和同组织的Manganiello都唾弃他是coward,而他的诉求只是做一个平庸的人,所以他选择和Giulia结婚。他带着那个生活混乱的母亲去看望精神病院的父亲,秋风扫起地上厚厚的落叶;法西斯纪念地变成了父亲所在的精神病院;他在法国不知所措地被跳舞的人群圈住包围无法动弹;被庆祝墨索里尼倒台的游行人群挤压最后望着他们远去;他幻想枪杀了侵犯他的司机,最后遇到那人时,他大叫着把所有的罪行都推给了他,还喊着揭露盲人朋友的法西斯身份,一如抛弃自我。 摄影,光影,色彩... 怎么能这么漂亮?不是一遍能看尽的电影。怪不得贝托鲁奇跟娄烨说片场最重要的是睡觉,因为布光时间太长了,是大实话,也很值得。贝托鲁奇也真是喜欢锵锵三人行
神仙鱼2020-08-02
6
抱着超高期待,又完全超越预期,这样的观影体验一辈子也不会有几次。一切都太美了,摄影、节奏、气氛、音乐,美得我说不出话来,一度差点真的要被美到哭。贝托鲁奇+斯托拉罗,真的是黄金宝藏。关窗和开窗,明暗的摇摆,顺流逆流的流离失所。想要永远沉陷在上海影城2厅的座椅里,再也不必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