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夫人的耳环 Madame de... (1953)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的巴黎,在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中,一位名为露易丝(达尼尔·达黎欧 Danielle Darrieux 饰)的贵妇显得格外耀眼。露易丝的丈夫是一名极具威信的将军,故事要从将军送给露易丝的一副耳环说起。

为了偿还赌债,露易丝将耳环低价卖给了一位珠宝商人,对丈 夫则谎称耳环丢失。迫于将军的名望,珠宝商人将事情的真相如实告知。将军不声不响的将耳环买了回来,转手送给了相好许久的情妇劳拉(Lia Di Leo 饰)以讨其欢心,可是没过多久,这副耳环便辗转来到了意大利外交官德纳提(维托里奥·德·西卡 Vittorio De Sica 饰)的手中并最终物归原主回到了露易丝的身边。

黑白片最佳服装设计(提名):罗辛·德拉马尔 / 乔治斯·安南科夫

dinosaurs2013-03-17
30
哇噢!在奥菲尔斯的巅峰,他可以做到每一景都让人惊叹。这绝不仅仅是那些迷住科克托的镜子幻梦。当伯爵夫人和她的情人男爵隔着一幅拿破仑战败滑铁卢的油画相望,而伯爵本人的画像又高高站在伯爵夫人头顶时,这种镜头语言的强烈意义和完美形式把我彻底击晕。还有舞会戏,电影真的成了穿越时空的乐曲。
荒也2018-05-14
39
和《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里的白玫瑰一样,耳环最终再次回到了身边,但却不表示重合,而是关系的破裂。男士们的决斗,与其说是为了心爱的人,不如说是出于尊严和地位。女性和耳环一样,都不过物化的产物,或许这才是最悲剧的地方。
电影怪2014-04-17
28
误打误撞看了cc评论解说音轨版,获益良多,首先这不是一个单纯讽刺上流社会的片子,尤其到后半,体现的是隐藏在台面下的男权社会,以及受其影响变的物件化的女性只能从虚荣得到愉悦和被男权压迫下自己都不能理解的情感失控,库布里克的大开眼戒受此片影响也颇深,看这片子同时明白了库布里克的某些根源
桃桃林林2010-08-07
22
马克斯·奥菲尔斯真是个优雅的导演,古典又精致的影片,流畅的镜头,细腻的感情。本以为是个讽刺喜剧,看下去才发现还是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他又拍起了自己最爱的舞蹈,还是那么轻灵。
大-燕-威-王2014-12-13
37
其实将军是爱自己的老婆的啊,这从他送情妇上火车和送妻子上火车的不同表现就能看出来。送情妇上火车时看似柔情蜜意,但他离开时头也不回;同妻子告别则一步三回头——这明明是一个陷入恋爱中的男人。他后来也说,即使不喜欢妻子让他扮演的角色,他也努力去演,而外交官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爱他妻子。
翟墨子2013-09-05
22
万恶的资本主义啊,每天都是戏,在家表演,在外调情,出口是谎,心照不宣,交叉感染......拿破仑一生犯过两个错误,一是滑铁卢,一是他说“对爱情而言,胜利就是撤退”
Orisonku2021-07-10
15
物质作为情感的具象表征出现,钻石耳环在几度转手与赠予之间讲述着爱的兴灭。然耳环的商品属性决定了接受赠予的女性必然是被物化的、没有自主权的客体,因此她从来无法真正掌控耳环/爱情的去留。而全片最美的一镜,也是女性情欲真正得到解放的一刻,正是不能寄出的情书化作纷纷白雪飘下,缀满树枝和远山、胸埠和股壑。 P.S.片名译成《某某夫人》会更有趣。
神仙鱼2021-07-03
13
以极其流畅的镜头调度描绘出一副耳环的漂流轨迹,即是命运无从预料的兜转往复。每一次的赠送包含了多少真心诚意剩下的就是多少虚情假意,而每一次的被转卖则是完完全全的毫不在乎;珍珠纯净透彻,其中却满载肮脏谎言,剧作通过它的一次次转手,以反复出现同一场景境况却反映完全相反心理境况的结构完成或讽刺或哀叹的表达——起初最不在乎的耳环和舍不得的皮草,后来以所有皮草换回耳环;将军的两次车站送行;教堂的两次祈祷;屡次出现的晕倒;多次跳舞场景(旋转本身就是一种反复)——结构闭环但命运不是同一条河流。撕碎的信纸化作雪花飘落的转场、决斗的一声枪响同时打在了两个人的心上、最终被献给上帝得到了可能是最合适归宿的耳环、没有姓名的伯爵夫人。
今生、唯爱2020-03-28
12
她爱那个男人爱到什么程度呢 那对之前完全看不上的耳环参与了她的红杏出墙,变得异常珍贵,没有了耳环,如同丢失了爱人 女人的出轨太可怕,走肾三分错,走心七分过 来,圣母,我们去喂大郎喝药吧
冰红深蓝2020-07-10
17
奥菲斯的运动长镜头优雅灵动,契如无尽的舞蹈。开篇即是一个信息量不小的3分钟运动长镜,由物件细节特写渐次转至伯爵夫人,而影片也大量运用了由局部特写到人物/环境整体的反常规呈现次序。在那段由连续6个双人舞长镜组成的蒙太奇中,两人的关系愈加亲密起来,这一铺垫也让此后扔出火车窗外、杂在漫天飞雪中的碎信纸片显得感人至深。达尼埃尔·达里约和德西卡的美貌与表演也让人目不转睛。第一幕颇为喜感——不断站起坐下开门关门的侍者及应父亲断续之吩咐在旋转楼梯反复上下的儿子也透现出奥菲斯对重复、轮回与旋转的钟情,一如各种成双复现的场景,还有那对反复买卖转手的耳环(既串联起所有角色,又映射出多方的情感流变,在商品、信物与心灵寄托间轮转)。偶然性的宿命攫住了至终无名的...夫人,但也让她从物质世界走向精神/超验之国。(9.0/10)
米粒2015-02-09
14
奥菲斯行云流水的各种长镜头摇啊摇的,把上流社会的奢华空虚拍得特别美,搞得我都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讽刺了。女主简直集各种自觉好之大成,有钱人瞎折腾的能力在此片得到了全面升级。。。
2021-07-17
3
喜欢看耳环兜兜转转,不喜欢看贵族师出无名的爱情。。。舞舞舞。信纸变雪花很cliche但还是美 看到最后搞得好像伯爵最可怜哦?为了迎合你我扮出并非本真的样子-huh?其实从送侄女开始我已经没耐心,到决斗想走人了。散场时,年轻女子对后排黄昏恋的质问用词惊人…@大光明
树上的兔女爵2011-11-05
16
切入点很小,仅仅是一副钻石耳环,围绕耳环所发生的一系列奇妙好笑的事件把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狠狠嘲讽了一把。由于是小说改编的电影,所以打算去看原著。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巧合之所以匪夷所思,正是因为它的偶然性。
吴邪2021-07-17
2
@奥菲尔斯作品回顾展。 来看德西卡,拍完偷自行车的人的德西卡当回男主;一副耳环,礼物,商品,信物,赃物...有问题就去找玛利亚,摸着圣经: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需要你... 将军更过:13是个幸运数字?将军对夫人说,你不要逃避,一边紧紧地关上所有窗户,后来执意开窗的也是他;和男爵的两次会面,第一次将军画像阴魂不散,俩人面向滑铁卢战役,第二次只有他们俩但情感不再;那段华尔兹轮舞真是难以言喻的情感漩涡,又见罢工乐手;开会发言:法兰西同盟像是婚姻,将军和男爵微妙的共谋关系;她到底是谁?某夫人... 怎么今天每场都有人吵架...
stknight2011-11-12
6
马克斯·奥菲尔斯作品,根据韦尔摩兰小说改编,法国《电影手册》评选为影史最美100部电影之一。影片通过耳环的命运,展示了虚荣浮夸的社会氛围。维托里奥·德·西卡主演的片子中最为有名的一部,展现了出色的演技。奥菲尔斯在片中的运镜真是流畅娴熟,颇为优雅。20世纪初还动不动就决斗啊。
汪金卫2016-01-16
4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精致的长镜头摄影让观众非常享受。很是精美,调度让人叹为观止。故事在讽刺之余不失浪漫。虽然过于巧合但不觉出戏。男二号是《偷自行车的人》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竟然如此风度翩翩,潇洒帅气。女主很美,至今99岁仍健在。只是结尾略遗憾,美中不足
刘小黛2011-03-19
4
几载浮沉悠悠钻石绵绵情。
卡佛啪啪卡夫卡2021-07-10
3
奥菲尔斯回顾展 叠化和华丽的调度在保证画面信息量的基础上,能够既紧凑又不疾不徐地完成高强度叙事。影片着力呈现的其实是一种战前法国资产阶级上流社会在物质—情感—国家利益上的同构(在君士坦丁堡赎回的耳环),以及这种同构下隐藏的价值分裂,法兰西同盟的貌合神离。这种解释当然是无聊的,只是当人物无法回避和剥离耳环“物”的属性,“善意的谎言”像空心菜的菜叶,又侈谈其形而上的浪漫化的抒情意义呢?
鬼腳七2012-06-05
2
又是舞会,奥菲尔斯最爱用这种场景来秀运镜。耳环引发的血案,上流社会的明争暗斗。华丽丽的美感。
UrthónaD'Mors2011-01-18
14
古典又精致的影片,流畅的镜头,细腻的感情就是闷得可以 Part1:t6ea8ff350 Part2:t63a82abcd 中字:f6580467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