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If.... (1968)
剧情简介

英国老牌男生寄读学校。新学年开始了,低年级学生米克·特拉维斯(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 Malcolm McDowell饰)和他的一群年轻朋友们整日心神不宁、无所事事。两位死党约翰尼(大卫·伍德 David Wood饰)和华莱士(理查德·沃里克 Richard Warwick饰)跟米克一起喝酒聊天,打发空虚而压抑的生活。一日,在观看橄榄球比赛后,米克与约翰尼偷偷溜出学校去咖啡馆和女招待调情嬉笑。此事让二人受到校方严厉的处罚。米克等人怀恨在心,决心报复学校的粗暴与野蛮。然而校方对米克等人进行了更加暴力的侮辱与虐待,米克等人与校方的关系愈发紧张。米克领导着低年级学生反抗着高年级学生的压制与欺辱,更竭力对抗着来自校方的独断专横和非人的压迫。

由英国自由电影主将之一林赛·安德森执导的影片《如果》,根据戴维·舍文和约翰·霍雷特的电影剧本《反叛者》改编而成。影片拍摄于巴黎学生运动爆发的1968年,对英国寄宿生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和控诉。本片荣获1969年第2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70年第27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英语外国片提名等多项大奖。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林赛·安德森

冰红深蓝2016-08-12
34
林赛·安德森代表作,1969戛纳金棕榈。上承[操行零分],麦克道威尔后启[发条橙],街头无影击剑同质于[放大],Travis于[出租车司机]中重生。分章节描叙,弥撒曲反讽,无规律黑白彩色交织(又一无心插柳之例)。狮吼与互噬的前戏+裸战跳切。瓶罐中的婴儿,校长抽屉里的主教,飞镖,呐喊,老毛。(8.5/10)
火娃2019-01-13
15
7/10。安德森将军队、法庭、骑士和教皇来访的庆典等英国社会结构抽象化为各种符号,大量政治符号的运用多与共产主义国家有关:米克等人拿出真正的子弹准备起义的时刻,墙上的拼贴海报挂了一张列宁戴着波兰帽的照片,读书室的背景图片则是布拉格的捷克学生,宿舍床前张贴的切格瓦拉和饭堂中悬挂的保守政客肖像、讲台布置的老鹰装饰物,黑白和彩色画面交叉讲述不同场景暗示青年的反叛逐渐转化愤怒;开场学生互相羞辱、性骚扰的群像场面调度,抽屉里躺着老师、偷摩托车载女孩溜草坪、搬出去焚烧的鳄鱼道具和放回柜子的胎儿标本瓶,荒诞冷峻的幽默感相当随意,结尾安德森让不同阶层的人物集中在礼堂听老兵的布道,据守屋顶的无政府主义学生用冲锋枪和迫击炮夸张地攻击,除了牧师头上的弹孔只见人跌倒不见人中弹流血,这场武装叛乱的荒诞剧直指五月风暴。
寒枝雀静2017-12-10
4
D+/ 没有预先作任何了解直接看,然后就感觉24小时内又看了一部被过分散乱的剧本冲垮张力的作品。而这种散乱背后又是种种早已预备好的意涵,因而所谓的批判性总感觉是从最浅的表层堆砌起来的。不知道算不算一种影评人电影的特征。还好还有《发条橙》,还有《大象》。最大的意义恐怕还是拍摄年份。
Clyde2013-09-24
27
只是将影片看作是特殊年代的作品或者反体制的作品,都太低估了这部作品。不知道这部作品对库布里克是否有影响,但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在影片中的角色简直是《发条橙》中的角色的B面。写实、超现实、压制、反抗、鼓动、批判,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和他的小伙伴们,爆发了这一切的一切。
耕石2010-12-19
35
说两件小事。 姑娘在这里不是附属物。战斗是她的特征,也是他们相互认同的基础。她是独立的个体,这从咖啡馆里的狮子斗能看出来。放倒校长更是强化女叛逆的形象。 片尾的大屠杀只是象征性的。大伙放枪那么久,只看到火舌,没看到人倒和血流。人物特写,镜头注重的是愤怒的释放,而不是嗜血的狂欢。
苹果,绿的那只2010-07-04
27
最后是高潮,但没能达到G点
握不住的灵魂2012-08-05
9
之所以存在这些黑白镜头只有一个太过简单的原因—— 导演林赛.安德森当时实在没钱买彩色胶片了。 。。。
内陆飞鱼2019-07-07
14
两部讲校园枪击案的电影曾分别得过金棕榈,嗯,《如果》比《大象》早了30多年,嬉皮士年代英国也拍过这么叛逆的东西,压抑了100多分钟,就只为最后5分钟的怒火狂射,每个角色都好漂亮,女的漂亮,男的俊俏,而画质有时黑白,有时彩色也挺迷人的。在整个世界越来越保守封闭、越来越安分守己的年代,这样的电影可能不会再出现了。
INsomnia2012-12-25
18
Hey!Teacher!Leave your kids alone!
572012-02-01
17
1968,英国,基督教寄宿学校,很能想象出这样的剧情。“夜已经死了,人无法呼吸。”这样的抵抗便会发生。结尾推进了对问题的讨论,你到底是站在屋顶向人群扫射,还是站在人群中向屋顶开枪?
小岩菽2010-02-18
11
蓝眼睛狡黠又动人。青春,勇气,闯,其实没姑娘什么事儿。没钱买胶片?我宁愿相信那是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过瘾。
mecca2013-10-22
8
4- 过度自恋白羊男的祭青春作品,唱诗章回体是增进张力的偷懒做法。你要说冷酷而不失迷人地抨击体制也好,我却觉得更多是未得安抚的荷尔蒙发了狂,顶多也是对时代性疯狂的过度迷恋和膜拜。有趣仅在YY界限的模糊化,黑白与彩迭替并不出彩。
云雾敛2019-08-21
11
片名与结尾段落中长时间扫射无一伤亡的段落一齐挑明了最后的反抗只是假想。与其他同属英国新浪潮影片不同,《如果》没有《小孩与鹰》或《长跑者的寂寞》那样现实主义的深沉,它用一种青年决绝的反抗姿态,展示了那份叛逆的模样。电影巧妙借用了寄宿学校中老师与学生的天然隔阂关系,将那份压迫做到了最极致,但在遮云蔽日的阴影之下,学生并非是一股颓丧之气,反而可以自我的开创精神家园与进行行动反抗,在一次出格一次惩罚的拉扯之中,最终到达了撕破那份各项权利赋予的压迫脸皮的地步,但结果到底如何,也可能正如结尾的枪战,反抗并未发生,压迫者也并未退出舞台,但反抗者依旧不死。电影并未因反抗性而空喊口号,而是植入了极多浪漫无比的场景以体现期盼目标的美好,这份技术与内容上的理想假设是电影迷人的真正之处,也为最后的反抗奠定了基础。
悲辛無盡獨行夜2016-08-03
2
参加戛纳期间正值五月风暴爆发,电影节暂停,翌年春才颁发金棕榈给此片?似意味当时席卷欧洲与美国大部分地区的造反精神合法化,而片中黑白彩色相交,想不出究竟是何用意,原来是导演当时没钱,所以在室内低照度下为节约成本使用黑白胶片,
JeffLivorno2017-09-25
2
上承让维果《操行零分》,镜头脱衣剪切忆及《尼斯印象》,情欲对啮片段拍得很美。这部金棕榈契合当时的政治语境,但现在看来有点沉闷无聊。
DDT2011-03-04
8
几度想起another country里的场景,橙子男很像穿越到了英国公校的米国人。
Silence??2018-04-20
3
2018.4.19@ pcc会员优惠。影片发行四十周年纪念放映。一会儿彩色一会儿黑白,一会儿现实一会儿幻想。散场后我前面有个大哥笑着说这个好像他母校啊
2023-03-10
5
#TGC 长评 - 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都看不到自己。影片除了对于《操行零分》的扩充更是极大程度的塑造了《发条橙》。电影以一种讽刺表达强有力的对于男权主义,精英主义,殖民主义,阶级强权,宗教信仰和教育制度进行无情嘲讽。三个反叛者可以看作一体。构图非常棒,印象最深的是女招待的眼部构图,带有被殖民者的反抗意识,最后拿起枪也证明了这一点。室内的镜头运动也很不错,黑白彩色的切换更像是以黑白表现的欲望,彩色展现讽刺,所以感觉本片就没有现实,只有欲望和超现实,酒吧那部分欲望的表现更是被搬到了《发条橙》中。墙上的贴纸也无不展现影片的意图,共产主义才是硬道理呀。听觉上最常出现的《Missa Luba: Sanctus》是拉丁语弥撒曲,更主要的是此曲以刚果共和国传统风格演唱,以南非为表达的反殖民意图很明显了。
2010-02-15
17
如果的結果,其實就是沒有如果。
与碟私奔2020-12-16
为了一个可能的“镜头”观看这部DVD时代很热门的电影,虽然我认识碟封画面,但是我肯定没有看过,借着高清版本重新看过。其实,一起就是青春的假设和“如果”也叫假如… 黑白和彩色画面交替场景出现暗示青 6 8 年的反叛逐渐转化愤怒,但是光开枪没有流血和死亡的画面等于青年人的白日梦一样“反乌托邦”,而出现了“与时俱进的”领袖照片,说明那个时代的“革命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