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斯先生 Mr. Jones (2019)
剧情简介

电影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33 年,一位野心勃勃的威尔士年轻记者加雷斯·琼斯(Gareth Jones)来到苏联旅行,发现了共产主义乌托邦神话后骇人听闻的现实。由此他开始进行一项常规新闻调查,但试图在政府掩盖下挖掘乌克兰饥荒的真相很快变成了生死攸关的探索。

他的努力不仅受到苏联审查机关的挫败,而且受到对斯大林政权抱有好感的西方记者的阻挠,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时任《纽约时报》莫斯科分部的总编辑沃特·杜兰蒂(Walter Duranty)。

在现实生活中,琼斯是第一个在西方媒体报道苏联 1932-1933 年大饥荒的记者。但由于很多知识分子对苏维埃政权持同情态度,他的报道并不受欢迎。当时隐瞒了大饥荒事实的杜兰蒂也在此后招致批评,他因对苏联的持续报道而获得的普利策奖也被《纽约时报》称为是“我们为之感到惭愧但可以做出解释”(Guilty With an Explanation)的一个奖项。

主竞赛单元 金熊奖(提名):阿格涅丝卡·霍兰

郑允昶2020-05-16
218
以此片纪念无数在斯大林统治下死于乌克兰大饥荒的人
tintin2020-03-18
356
在这个时刻,我觉得应该给满分。
一只麦麦2019-02-10
124
真人传记片,记录了英国传奇记者Gareth Jones潜入乌克兰并第一个向西方曝出乌克兰大饥荒的经历。电影前半段稍闷,到乌克兰之后那段惊心动魄:在火车上几瓣橘子遭饥民疯抢,被村里三个孤儿款待,结果被告知吃的是他们哥哥的肉,到处饿殍遍野...而这一切的真相是斯大林欲通过农业集中化达到对乌克兰种族清洗的目的。那个年代的记者真是值得敬佩,通讯落后,单枪匹马,一个人的“看见”揭穿整个苏维埃的谎言。而真实历史其实比电影拍的还要残忍,现实中的琼斯在30岁生日晚被苏联人刺杀了。影片插入了很多叠画画面和默片素材,再加上全片墨蓝偏暗的色调,复古味浓。
沈青雨?2019-03-29
45
2019Berlin补标 影片主要指控了斯大林时期五年计划的反人道,但是将社会主义、斯大林与前苏联社会压缩为一体,使得这个指控本身的意识形态色彩极其鲜明,但是影片给自己打上了纪念受难者的标签,使得意识形态披上了道德的外衣,在这样的逻辑下,既然道德是放之人类社会皆准的、让人凭之而为人的,那么在圈定的道德立场中只有在资本主义的体制之下能够维护人类社会的道德,这样意识形态的立场也不容任何选择的余地。这场由冷战历史的胜利者发起的鞭尸,如果要在现实语境中寻找指涉矛头显而易见,但是对于西方国家自己(影片中主要是英美),“面对反人道的行为,我们西方不能坐视不管”这样看似绝对政治正确的话语,难道就不应有所反思吗?
Z叁02020-04-27
155
报假新闻的人得普利策奖了,报真新闻的人被污蔑和暗杀了……
十二辰子2019-02-11
18
好煎熬啊 像看了一集加长版俄罗斯电视剧
谢飞导演2020-11-29
105
我看到的第一部直接表现1932-33年前苏联乌克兰大饥荒史实的历史电影,导演是和我们同时代的48年出生的波兰女导演,她的作品一直关注历史现实。仅从这两点,我就该给影片高分! 历史真相不能忘记,更不应埋没。 该片描写的第一个在西方世界揭露大饥荒的英国记者琼斯先生,揭示真相后,不仅得罪了苏联,在西方世界政客中也不被认同,被社会讥讽为“疯子”,之后他在中国热河采访时,年仅30岁就遇刺身亡,猜测是前苏联特工干的,但无定论。由于史料限制,影片对主人公开掘得并不深入,是作品的不足之处。
Q2020-10-19
36
这部电影不评论了,因为好的作品会不言自明 ⭐️⭐️⭐️⭐️⭐️
抱抱2019-02-18
36
电影前半段节奏掌握的很好,后半段直接垮了。深入乌克兰,在前线探查饥荒真相的部分应该用更大的篇幅和更有冲击力的画面来表现,这个片子什么都没有拍出来。像这种片子拍成这个样子只能说浪费了好题材,这种程度的传记片也不知道是怎么进的竞赛单元。电影内容还不如电影海报好看呢,谁设计的海报应该加个鸡腿。
胤祥2019-02-11
93
#69th Berlinale# 主竞赛。目测有奖。阿格涅什卡·霍兰又一部苦大仇深揭露苏联黑历史的影片,影片非常迷人的复杂之处——真相与利益的纠缠,也恰好指向今天的“后真相”时代,琼斯的悲剧就在于说出了“不合时宜”的“真相”——二战前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使得英美政府必须与苏联达成某种利益交换。奥威尔现身并且撰写《动物农场》的过程成了影片的一个结构。虽然片子在前三分之一比较像美剧,不过从琼斯先生摆脱监视混进闷罐车厢开始,到一整段乌克兰集体农庄调查,拍得真是荡气回肠。这大概又是一部内地大银幕无缘得见的电影。因为:“动物们是平等的,不过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обломов2020-03-10
94
纽约时报们,你们不会赢!
优游卒岁2020-03-15
81
真实事件改编,反映前苏乌克兰大饥荒的。任何极权政体,均是采用一切手段来压制真相,无视生命,不断地制造人间惨剧。此事应该是纽约时报历史上一大污点,为其政治立场而牺牲了新闻公正,真为那一代的新闻记者感到可耻,其实他们为斯大林的暴行、为那个主义席卷全球,理应承担很大的责任。
西楼尘2020-07-23
40
莫斯科衣不蔽体,用鸦片躺进上帝怀抱。斯大林诺饿殍遍地,靠树皮躲进共产温床。西方经济萧条,资本盘剥民众。东方一片繁荣,权力蚕食人民。饿狼尚不吃人,饥民彼此啖养。谎言编织出普利策奖杯,真话却在威尔士被孩童投石。耳边响起婴儿的啼哭,胃里装满孩子的人肉,这里是动物的农场,还是人间的炼狱。
舌在足矣2019-06-17
46
开头有些慢热,但进入乌克兰之后对饥荒的展现触目惊心,以及归来后被一众pinko同行的诋毁阻挠(#FAKENEWS NYTimes点名)也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这片的主题其实并不在Holodomor本身,题眼依然是记者对真相不惜一切的追求。从头至尾用奥威尔《动物农场》来串联做的并不是太好,为数不多的几段配乐大赞
Fal Conde2020-09-06
50
乌克兰的累累白骨,对这个民族来讲是一个灾难,对某父来讲是一个统计数字,对鼓吹USSR的欧美左壬来讲,则是一个“子虚乌有”的骗局。主角揭露了这个骗局,为此遭到了伊曾经同侪们的抛弃,AKA皇帝的新衣和左壬对苏的迷恋,在二战后变得更加鲜亮,真正终结这两者的,反倒是麦卡锡和赫鲁晓夫了
脱氧核糖十三2020-02-28
19
詹诺在我心目中已经是半个俄国人了。
Asyncoda2020-08-16
34
我發表的短評由於可能含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管理規定的內容,現自行先行移除。
咯咯精2019-02-12
31
扎实 冲动 那些执着的人
小弟震2020-08-28
19
这样的事还在发生中,不过大部分人都不会相信,就像那时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