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艾连妮(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饰)是一位生活在罗马的美国贵妇,每一天都过着不问世事养尊处优的生活。对于外面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艾连妮并不清楚,也不感兴趣,她的全部精力都投注到了自己的小家之中。让艾连妮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麦克(Sandro Franchina 饰)竟然选择了自杀。麦克的死犹如一盆冷水瞬间浇头了艾连妮的全身,让她清醒了过来。
丧子之痛缓和之后,艾连妮决定投身于慈善事业中,她亲身走近贫穷的人们身边,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帮助。这些举动让艾连妮获得了灵魂的慰藉,她甚至决定从家里搬出来,和一些穷困潦倒的妓女们同吃同住。艾连妮的所作所为很快就激怒了丈夫。
国际奖 最佳电影:罗伯托·罗西里尼
沃尔皮杯 最佳女演员:英格丽·褒曼
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罗伯托·罗西里尼
dinosaurs2017-03-23
25
罗西里尼拍褒曼的最好一部。罗西里尼认定了褒曼体内中产阶级妇女的根,但这片中,他找到了褒曼神的一面,让她从中产阶级客厅里直接走上神坛。疯人院一场,是对意大利战后秩序的深深讽刺,唯一的朴素的善,不但不为以丈夫为首的整个男性经济秩序所容,连天主教都把她视为敌人,只有穷人寄以希望遥相祈祷
欢乐分裂2013-03-19
32
她不是共产党员,她也不是圣人,她只是对自己恨,才会无私地去爱最需要的人,那些怯懦自私、道貌岸然因畏惧真相的暴露,他们用不容置疑的学术口吻宣判这个因害怕而勇敢的灵魂是不正常的;唯有同样在绝望中煎熬的苦难者体察;整部影片基调果然很“左”;马西娜太灵动太抢戏了。
冰红深蓝2020-06-08
13
褒曼获封威尼斯影后之作。1.一个上流社会太太因丧子意外而逐渐觉醒、接近共产主义者、成为圣母,但最终被社会宣判为离轨者而永久放逐的故事。2.罗西里尼野心足够,从片名即可看出,影片着意辐射出一个时代、一个大洲社会状况的缩影:中产与上层的虚荣、自傲与缺乏同理心,底层民众的穷苦无望,宗教的无力与沉沦(女主的一席话就让神父哑口无言、只能自认其罪),精神病院依旧是放逐与惩戒异己者的机构。3.或许,女主并非阶级意识觉醒的马克思主义者,亦非圣徒,我更愿意将她视为脱离一切先在传统的博爱践行者,她不能被定义或归化,既神秘无端,又毫无保留地敞开自己。4.茱莉艾塔·玛西娜仅有的几个镜头就演技满满,对男人如宝宝、需要女性装傻捧着的吐槽超可爱。5.大量运用主观镜头,精神病院里缓缓环视女“病人”们的长镜头阴森瘆人。(8.5/10)
米粒2015-03-23
23
完美的褒曼,如她的角色一般,发出圣洁的光芒。电影的几次转向都令人意想不到,结局实在悲伤。就算放在六十多年后的今天,电影的思想也一点都不落后,甚至觉得罗西里尼有点太理想主义了... 这也是他本人最喜欢的一部电影。里面竟还有玛西娜><... 完美的电影。(意大利语版)
我们敏熙2017-08-01
10
A+,如果说《火山边缘之恋》里的褒曼只是稍微显现出一些神性罢了,这里褒曼简直就是成了圣母玛利亚,到最后,她的神性居然使神父感到自愧不如。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褒曼这样表现出母性和神性而毫无违和感,褒曼简直就是头顶光环。我相信最后她会一统精神病院,成为病人们的“神”。
黄小邪2019-12-23
1
大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于经历个人创伤/挫折后终于走进悲惨的人间去“爱世人”。但如果对造成贫富差距的结构分析是缺席的,也意识不到基层群体觉醒与组织起来的力量,而仅靠一两个贵妇人的“慈善之心”,必然走向个体的“造神”运动——被有权有势的利益集团“精神病化”与被底层顶礼膜拜的“圣母”…至于罗西里尼的个人态度?一是资产阶级式犬儒和浅薄,二是忙于造他自己的“女神”。
一灯2013-02-26
13
简单地把鲍曼理解成花瓶和圣母都是粗暴而肤浅的,本剧中作为一个在罗马有影响力资产阶级家庭的美国妇人,冲破社会,宗教,政治束缚的推动力来自于她想要拥抱真正生活的愿望
夏萝2019-08-02
10
既非神性宗教,也非左派宣導,律師和醫生在醜惡的愚鈍中顯形,神父的上帝之愛也露出馬腳。精神病院是壓抑非主流的最佳武器,「反叛者」被下了邊緣人士的判決書,底層人心目中的聖人成為普通人眼中的瘋子。不知不覺中愛竟成為人們恐懼的對象,不如承認反倒是我們在現實世界的這座瘋人院中,一手造就了這些疏離和異化的囚牢吧。時代之縮影,工廠千篇一律的機械化生產那段蒙太奇觸目驚心。
冰山李2008-08-07
10
7.9;半个多世纪前的寓言到现今都快进化成了空想
毛2014-04-22
11
我终于承认英格丽褒曼最好的电影不是卡萨布兰卡 而是罗西里尼的作品了T T 这片子真是左的一塌糊涂 既可笑又可爱
最爱百年孤独2016-10-01
8
这片可以与夏布洛尔的《冷酷祭奠》对比着看,都说明了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冷酷祭奠》说明了资产阶级虚伪的仁慈难以压制无产阶级暴劣的反抗,本片说明了无产阶级真实的困境难以换取资产阶级基本的同情。无产阶级的恶和资产阶级的善表面是魔鬼和天使显像,实则为人性在阶级矛盾下必然走向的调和。
徐若风2020-06-13
3
轻巧地将二战后意大利的国家身份迷失、废墟重建、阶级差异与信仰救赎等众多问题设计到一条叙事线里的每个人物身上。标题《一九五一年的欧洲》(而不是叫意大利)就很能说事了。早在那时罗西里尼就借褒曼之口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是因恨而博爱”,似乎是当时唯一可能的救赎方式。最后也可一窥当时意大利知识分子的冷漠乃至冷血,质疑、追问着把一个女人关进疯人院,救赎意大利的罪孽靠的是行动,靠嘴争论那很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恶。不过也因为这些议题讨论太多,而导致情节发展的细节上时而会出现一些令人无法信服的生硬逻辑。全片总是给人镜头很美的错觉,但回想起来大多数情况下其实只是褒曼太美了。
圆首的秘书2015-05-07
9
感觉像是火山边缘和游览意大利的结合体,三部中层次最多、内涵最丰富的一部!全片由个人走向社会、由高层步向底层、由意识形态转向宗教信仰;再看 Europe 51' 这个题目,当年欧陆社会形态的分裂和精神状态的迷茫尽收眼底。
paradiso2014-05-01
4
想要去爱是这么难以理解的事吗?新现实主义和更个人的内省心理片之间的过渡作,从工厂和医院等候室两段看,如放手走后一条路大概会更好看。意大利的工人新村和棚户跟咱们的很像啊
秦诺诺2012-03-16
1
如果一部电影的时代局限性太明显又如何能让当今的观众来认同呢?如果要想阐明自己的观点又为何欲盖弥彰,还要拖着宗教来垫背呢?可以理解罗西里尼和鲍曼当年的心情但是造成这样的窘况难道不该先问一下自己吗?爱无错,更何况是以上帝的名义在劝世人爱每一个人,只不过作者的意图实在无法令人信服。
JeanChristophe2020-02-14
3
在这样特殊的时期看这样一部电影实在令人喟叹.初看之下它似乎也是某种"左派幼稚病"的产物,但罗西里尼的水平绝不至如此:其作品中人物从来都以人本身而非任何具象征意味的样貌显现,但现代社会中来自人本身的向着他者的博爱已经是不可理解的――直接出自任何个体口中的"我爱人类"乃是傲慢的妄言,它如今只能以非第一人称的譬喻或引语的形式出现:唯当对人的爱"就像耶稣对万民的爱"或"就像革命领袖对群众的爱"时,它才成为可接受的;那彻底超越政治与宗教立场的――被强名为自我救赎的"移情作用下"的母爱――本是最朴实无华的、无需解释的爱本身,却被勒令为自己辩护;全片最后一击来自结尾牢笼外的民众,即便他们也无法全然明白主人公,而仍循着基督教的传统,将她称为圣人.
大宸2010-10-04
5
纵使你有多不喜欢罗西里尼,也会被这部作品打动....Masina一哭,我就心碎了...
stknight2011-09-19
4
在这部《一九五一年的欧洲》中,罗西里尼已将新现实主义抛在身后,开始了主题先行的尝试。实际上,罗西里尼借助这个故事所叙述的主题十分宏大而艰深,甚至这部电影也不能完全承载。这也是褒曼主演的罗西里尼作品中最具深度的一部,挖掘出了褒曼的新潜力,但依旧没能获得特别突出的反响。
十一伏特2021-11-30
3
失去亲子的母亲,希冀借助信仰来摆脱痛苦,接触左翼思想接触底层劳动阶层,进入教堂感受上帝博爱精神,逐步转变为“圣母”,照顾别人的儿童、濒死的妓女、持枪的歹徒。前四分之三是跟随褒曼的视角,很容易产生共情;后四分之一,将其投入精神病院,用和医生、牧师、律师的对话来观察思想转变后的褒曼,就说不清到底是这1951年的欧洲社会出了问题,还是自己真的患上精神疾病。
没想到褒曼和朱丽叶塔·马西纳还在本片中同场对戏。
隐约觉得这部电影的许多元素能对应上基耶的蓝白红三部曲。失去挚爱、悲伤自毁、遇到妓女,这些对应“蓝”。夫妻分离、持枪歹徒、铁窗遥望,这些对应“白”。上流社会、博爱一切、被无端猜疑,甚至有名句“那时一束强光照亮了我”,这些对应“红”。
小宏2014-08-25
1
3.5 在《火山边缘之恋》中她说“I'd like to change my life”,在这部片里她也说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想:当褒姐遇上罗哥后,这大概就成了她的心声(纯属瞎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