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情简介
费弗森将军因儿子哈瑞,幼年只喜好诗词,怕有辱家族声誉,托好友苏顿大夫照应。
将军死后,哈瑞要求解除军职,因英埃联军将对苏丹用兵,被同伴视为懦夫,寄白羽毛羞辱他,但英军对苏丹用兵并不顺利,哈瑞赴埃及要求医生改容为当地土著,潜入前线,起原军团被回民打败,同伴非殉职即被俘入狱,哈瑞救好友杜伦斯上尉回英国阵地而被捕,旋即逃狱到哈土木营救同伴,英军终来到哈土木,哈瑞策动监狱暴动,控制一边城墙,英军收复哈土木,哈瑞成为大英雄。
彩色片最佳摄影(提名):奥斯蒙德·博拉戴尔 / 乔治斯·佩里纳尔
墨索里尼杯 最佳国际电影(提名):佐尔坦·科达

3
真心好看,1939年能呈现出质量画质都这么好的效果,着实不易。129分钟的内容里面也很好的表达了人性的哲学,外加好听的英英和少许的英式幽默,7.4分绝对是被低估了的。
ps:这几乎是我看过的电影中评论最少的了,总共才182人观看,估计大部分都是被教授推荐看的,哈哈。

4
这样的一个英国自大战之后已不复存在。

A·柯达领导下的英国大片,看来很多人把新版和旧版搞混了

3星半,不对,应该4星

1939年拍成这样,可以算是精品片;故事讲得好,比2023年的很多电影都好看;但此片的价值观不正,透着一种帝国主义的傲慢,无法成为《卡萨布兰卡》那样的永恒经典。

是被CC的水彩画风格封面吸引来看的,以现在的眼光看到的些许问题,结合1939年的技术和技法看来都完全可以忽略,色彩艳丽,表演到位,大场面和异国风情也是十分抓人。其透露出的捍卫个人及家族名誉的帝国阶级时代感在现在也已经消逝了,估计在中文语境里只会被简单撇作日不落战狼。CC里面关于导演的纪录片讲述了导演及其兄弟(以及他们的下一代)在电影业的成就,其尤以本片为首的“帝国片”系列而闻名。

4
别的不说,冲着1939年的片子这水准就是五星了!更何况还有美女和比较真实的战斗场面。

1939年的彩色电影画质,厉害了。故事也不赖,既有宏大战争场面,也有个人行为叙事。为这彩色画质,加一星。

英国片,导演是匈牙利人,看履历似是个摆弄异国情调的能手。在那个年代该片算得上精致,从拍摄手法上可以看到大卫李恩几部史诗杰作的苗头,特别是质感上的相近。但究其伦理路线来看,该片档次很低。

1
英國拍的這類長篇史詩要多悶有多悶,大衛里恩就是一典型繼承人!

mason的原著相信是个很好的史诗故事,但是导演在视觉化的过程中还是过于草率了,不用收藏的一部CC,四星鼓励一下原著故事

1
早期彩色异国冒险战争大片,大片该有的要素都有了,就是推动这个故事的情感动机,现在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了。

2月6日那堂课 ——殖民主义视觉文化。结尾很风趣

入侵别人还好意思拍成电影?我是应该说你勇气可嘉还是说你不要脸?

Technicolor的彩色洗印当然出彩,但这无疑是殖民主义文化和背景下的愚蠢之作,从制服来看,军国主义下的英国鬼子和日本鬼子竞如此相像。柯尔达想拍成带有猎奇色彩的一千零一夜?笑话。美学意义上,比后来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差的不是一丁半点

1
我的热爱,在那个时代也是绝妙的讽刺电影。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洗脑这件事,反思大英帝国的幻影,反思一个国家的我执。

The Four Feathers 1939 BluRay Criterion Collection 1080p AC3 x264-CHD

2.5,太平淡,色彩染得有点过头了

亚历山大柯达出手必属精品啊

从规模和情节来看无疑算是当时类型片的成功,但是影史上有阿拉伯的劳伦斯,对比下来就特别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