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菲腊花了两个月的薪金买下八米厘摄影机,本想纪录刚出生女儿的成长,但厂长却要求他为单位服务,拍摄联欢晚会;误打误撞下,居然给他在电影节里捞了个奖。他登时雄心万丈立志成为纪录片大师,冷落娇妻也在所不计。但镜头下的真实却不是人人吃得消。当人民英雄的代价是好同事成了活靶,最後菲腊要在成名与道义之间作取舍。
Peter Cat2011-08-04
46
基耶夫洛夫斯基着力点永远不是生活的两极,而是普通人,普通之境遇,以及无法摆脱的生活困境。这种困境可能来源于体制,可能来源于亲情。生活在这个框中,挣扎过程即是生活本身。矛盾迫使我们反躬自问,在冲突中缓解,并走向下一个冲突。
阿尔法2010-07-13
28
当有了新的希望,谁还会固守以前的生活。
木卫二2016-10-15
86
不是不喜欢平静安稳的生活,而是在那生活之上,你还应该去热爱或追求点什么——包括电影在内等艺术形式,能给予人类另外一双眼睛,更加真诚、善良和客观地看待周围事物。
米粒2017-03-11
16
在开始拍长片前基氏本人就是拍工厂纪录短片出身,难怪有那么多细节很真实,而且不仅有之后变成文艺青年束手无策的自怜雏形(最后把镜头对准了自己),还有后作中少见的揶揄和讽刺。当然最喜欢的还是那个看着很像斯科塞斯的男青年哈哈,在影展大骂片子都是垃圾,回头就被电视台收了去...
九尾黑猫2021-09-19
67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自己的书中写道"电影意味着每天早晨六点起床;意味着严寒、大雨、泥泞以及举着笨重的灯……别的东西,包括你的家庭、感情和私生活都是第二位的。"他一直在寻找电影的意义,正如影片中那样。电影是人的第二重生命,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时光,透过镜头有了忧伤,有了情感,那些离别变得隽永。
张劳动2016-09-29
35
最感动的一幕还是,当他把给朋友妈妈拍的东西回放给朋友时(朋友的妈妈已经去世),朋友说了一句:“谢谢”。影像的力量如此简单。谢谢电影。
YiQiao2021-02-13
7
到最终画面结束 对我来说几乎是部以日常生活为背景的恐怖片 胶片在机器中运作的小小噪声不停这个噩梦就没有醒来//甚至不需要生活在一起的人的理解 仅仅是忍让都极为珍贵 他们不会明白在他们眼中偏离了正轨而在本人心中逐渐进入轨道的这种偏差美妙在哪 从这部影片来说 妻子记得的是日常记录 老板需要的是工厂宣传 理论者看到的是能够解释的影像 或许同事体验的是嘉奖的获得 而莫兹认定的是影像的真实//也许可以绝对地说 很少有人能真正抗住镜头 扮演角色至少比扮演自己要来得轻松些许 可信的虚假是人类自然的自我保护//人需要自怜以自持//“木乃伊情节”与“电影眼睛派”与“纪实性本质”
seabisuit2016-10-16
12
生活好可比搞艺术难多了,凡事保持初衷难上加难。应该有很多基氏创作时遇到各种困难的写照,也是他从拍摄纪录片到剧情片的转折,爱好事业家庭的平衡点不好找,但他迷影的时候真的很可爱,还有年轻时酷帅的扎努西。而结尾的自拍又把我是谁该去哪做什么上升到了哲学高度来探讨影像和现实关系的这一终极命题,至少人没了还可以在胶片里活着。资料馆波兰影展修复版。2021北影节重看。
JoshuaLi2016-10-16
12
修复版放映,从这部电影的角度来看,影像是对现实的抽离与检视,而并非对现实的再现,主角因为痴迷于影像而耽误了生活并由此走向迷失,反思过后将镜头对准自己也就意味着他终于开始正视生活,基氏利用主角身份作为创造化学反应的装置,使得本片在探讨影像与现实的关系同时,也成为拍摄者对自身的检视
Don't Panic!2012-02-27
32
电影里大概有一些基耶斯洛夫斯基自身的经历在里面,吐槽了电影工作者的诸多无奈以及对电影本身意义的思考。
喻鸣2016-10-15
20
电影人的困境与挣扎,更深是对该身份的反思。因为亲人不理解、周围嘲笑,因为资金困难、权力压迫,因为引发的连锁效应,你是不是忘记拍电影原初的激情了?最终,与周遭与生活达成假象的和解。刘小枫说:“自由的叙事伦理学激发个人的道德反省。” 弄清道德困境不等于解决道德问题。扎努西好帅。
晚不安2021-09-25
14
确定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会是我之后不断回看的大师导演,他总是能把现代性的反思和醇厚的诗意糅合得恰到好处,而这部作品所完成的对生活的撬动,是我在去年那帮华语青年导演的元电影里完全看不到的。绝不只是迷影主题而已,视点从始至终跟随着男主角,我们从他投入的拍摄中感到了一种生命的激情,以至于同样忘记了现实时间的流转:驾驶灵车的不再是朋友,心爱的妻子也决绝离开。结尾他将摄影机朝向自己,对镜诉说的动作其实也是向全体影迷提问:电影是帮了我,还是害了我?平庸人生与光荣梦想之间,真的是如此不可调和的吗?
粟熙2008-05-23
6
主角翻看电影书,画面特意停留在Ken Loach的“Kes”,记得某文介绍基大师,基耶便一直提到对“kes”的厚爱,果不其然。
Accattone2018-12-20
6
很精确的捕捉到电影对平凡人最直接的作用,这一表面上看是相悖的改变(或许也只是我和男主分享的独特经验):对生活中无论多琐碎的,只要是“运动的事物”,产生难以理解的想要记录的强烈愿望(巴赞援引的“木乃伊情结”——解释造型艺术的心理学渊源在这种个体的情感变化面前很是苍白,我们的体验是“影像不仅实现了不朽的愿望,更点燃了美的知觉”记录不仅是保留死物的需要,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赞美运动、赞美自然——一切生命律动之美的冲动);另一方面,当生活没有在影像残留的“结界”内切割成琐碎的分镜时,完整的、迟缓停滞的现实与影像(活生生的、自带表演意识的赞歌)分离开来,作为欣赏者的我们在被作为魔镜的电影的映照下得见双倍的庸常和屈辱。所以拿起摄像机吧,这就是一个平凡人的自救故事——企图缝合影像对现实造成的以上悖论。
品客2007-08-24
9
这个被我姥姥拿去了,一直没有给还我
tankry2021-09-26
10
最后的最后,导演终于意识到,所有的拍摄,都只能是对自己生活的拍摄,所有的创作,也必要走向对自我宿命的重复拷问。如同孩童终究不可逆转地步入成人世界的迷宫,他站在自裁与自赎交扯的河岸,洪钟响起,胶片飞旋,前已无通路,后不见归途。BJIFF@资料馆
不朽浩克2023-01-29
2
波兰电影学派以对视听媒介的“纪实性”著称,这也潜移默化成为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生涯中难以磨灭的烙印。但在80年代以前,波兰电影界对电影记录性质的挖掘还处在相当稚嫩的阶段,往往与纪录片难以区分,但又怯于靠向“影像与被摄物同一”的本体论,所以产出了一批无限向现实和纪录片靠拢的中间产物。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的仔细观察后,逐渐意识到现实与艺术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摄影机要想完全还原现实,就不可避免地要介入现实,影响现实,最终得到的影像便是经过加工之后的虚构现实。他将这层思考放在了电影的表达之中,《影迷》阐明了他的观点:精心的虚构往往比纯粹的纪实更能接近真实。于是影片不再是力求仿效现实的“纪录片”,而是具有“纪实性”的完整电影,它用精心的虚构来包裹纯粹的真实,让我们看到了更为多彩的组合
甦醒 Nostalgia2023-06-16
1
基耶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在艺术面前的迷失和无法平衡自我的悲剧故事。一如既往冷冽、迟滞、悲剧性的基耶故事风格,摄影机里的那个世界不仅仅是记录下真实,更是连通了一个被看见的自我想象。艺术的魅力很复杂,它不仅仅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鼓胀的过程,艺术如何祛魅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不仅仅要平衡世俗的应激也要去平衡自我对名利和被看见的追捧。我觉得基耶的影迷不是这样的一种反思,他习惯的用一种高度的视角很冷漠的去展示这些,一个影痴在电影艺术之下逐渐破碎的过程。其实并不是凡庸的生活让我们凸显艺术的可贵,而是用真诚的眼睛去看待世界时,才会发现那些世俗的功利的一直都是我们最为困扰的逃离。所谓影迷不是在磨砺自己的火眼金睛之后而觉凡世无味,而是更能柔和和客观的看待世界,或许这是一种退让,但对自我也是一种保护
Mmm2011-07-10
我实在是受不了了,这种片子怎么就能那么闷,我实在也看不出里边饱含基老的热情。
他是因为爱拍/看电影才买的摄影机吗?不是!所以再讨论也和众生不同。
我喜欢他说拍片找到了真正有意义的生活,然而,看完我对自己的现状却感到了惶恐…
希尼莫2019-03-15
1
2008年左右第一遍,20190315第二遍。直到70%的时长时,片子开始不好看了,第三幕乱了。前面超棒,但结尾模糊的,结尾共振小的电影一般很难打五星……我已经相当触动了,可以了,喜欢到不行了,只是可惜一下第三幕。他有很多阻碍,像绝大部分电影一样,人有外界外物外人阻拦,便会发奋,这也是编剧原理。但我的经验是,人其实最大的阻碍是自己……结尾导演想表达这个,但是没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