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特里(约翰·特拉沃尔塔 John Travolta 饰)是一名电影录音师,专门为小成本恐怖片录制音效。一次工作中,特里发现自己阴差阳错之中录下了一辆车掉入水中的声响。震惊之下,特里来到了事故现场,在打捞车辆的过程中,特里惊讶的发现车中一名名叫莎莉(南茜·艾伦 Nancy Allen 饰)的女子竟然奇迹般的还活着。醒来后,莎莉告诉特里,整个车祸事件并非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简单,其中隐藏了一个惊天的政治阴谋。
突然之间,特里发现自己被卷入了十分危险的事件中去,来自某个神秘人物的追杀更加让他下定了要追查到底的决心。他知道,真相永远隐藏在巨大的权力背后,而自己随时都面临着生命危险,在这样动荡的环境下,能够相信的只有自己。
托尼·王大拿2011-06-08
30
华丽的技巧,十足的紧张感,开场戏中戏两个帕尔玛最拿手的长镜拼贴,结局烟花灿烂与斯人已逝的对比,一个原本普通的故事被打造得足够精彩。
艾小柯2011-05-23
31
拍摄手法传承希区柯克,情节及节奏则有Blow-up的影子。剪辑、配乐和镜头设计都极有看头。缺点在于影片的形式远大于内容,人物二维化,表演脸谱化,以致结尾失连,前后情绪脱节。
亵渎电影2015-04-20
20
#蓝光重刷计划# 布莱恩·德·帕尔玛接过希区柯克的衣钵,看到不少致敬大师的影子,同时也把自己的风格发挥到的淋漓尽致,我倒是很爱这种留白式做减法的叙事,比如最后那个“最棒的尖叫”,更让人觉得意味深长。
米粒2016-02-01
17
从《放大》到希区柯克,精彩的环节还是在的,甚至前--六分之五都很好啊,但是最后部分突然搂不住了是怎么回事,拍high了吗?满溢的配乐,汹涌的情感,都让我招架不住啊。。。(另外豆瓣这个又名: 爆裂剪辑 是怎么回事。。。
大胃⃣麒⃣2011-05-05
21
和所有的“迪庞马”片的毛病一样:虎头蛇尾。开篇slasher/giallo的致敬惊艳,“谜题”的铺陈设置貌似妙笔连连,到现象的重构时有趣的细节已被抛弃,最终的解决只能用“导演在找借口结束本片"来解释。和模仿对象Blow Up比较两片的结构完全一样,只不过一个是上坡一个是下坡
陀螺凡达可2013-08-10
26
感觉那个时期的布莱恩·德·帕尔玛电影都是剧本和故事很普通,但是技术很牛逼。
方枪枪2012-10-19
19
整体看来,味道很怪,有希区柯克的味道,但有不仅限于希区柯克,凶杀氛围营造的很赞,很有味道,故事层层递进,但是有点闷,最后来个前后呼应,也算文章平淡做法。看到最后,在那漫天烟花下,男主角抱着死去的女主角失声痛哭时,让我给这部电影加上了爱情的标签
冰红深蓝2016-09-23
17
1.录音师的真相求索之路,悬疑惊悚版[放大]。2.帕尔玛的镜头调度令人着迷,如片首戏中戏的杀手主观长镜、剪辑室9圈旋转长镜及大量大俯角镜。3.浴室尖叫致敬[精神病患者],高潮以脸上映照的烟花五彩闪光彰显惶惑凄楚心境,同质于[夺魂索]。4.地铁追逐戏如[情枭的黎明]预演。5.大桥收音分镜。(8.5/10)
云中2011-06-25
33
他妈的,居然是转圈长镜头
给艾德林的诗2018-03-09
13
拼接希区柯克,奥菲尔斯,科波拉,安东尼奥尼各个的一部分,放置到自我感动的故事里,真是帕尔马的平实优点和缺点,那个旋转的长镜头确实很炫......
leonid2011-08-07
4
3+...考虑到出产年份,这片还是很高质量大制作的...大家都推崇烟火场景,我倒觉得上帝视角拍屈伏塔开车穿过一片古建筑更有感...
喷子2011-05-18
12
技法依旧神乎其神,印象最深的是听录音时通过主观视角拼贴还原案发事件,以及那个N圈的旋转镜头。音乐是败笔,无处不在的配乐塞得太满了,既然有那么牛逼的镜头语言实在没必要再靠这一招渲染气氛和情绪,少而精才是王道,成功之例可见于《惊魂记》。高潮部分慢镜+去掉背景音也有些肉麻了。
mazzy2012-09-04
4
紧张感十足,年轻的约翰屈伏塔真爱人。发现真相的一段没有放大中的精妙,讨论的主题也没有那么深刻。中间试音戏太囧了,难道非得真的被杀才能叫出那么惨~
拔剑四顾心茫然2023-07-05
1
德·帕尔玛对视听语言的狂热追求将一切都陷入关于声画的迷狂之中,裂焦镜头,旋转镜头,空中俯拍,越轴拼贴,库库炫技一顿炫,脑袋看的嗡嗡的,视听越华美就越显得整个故事是那么的没必要。一场关于尖叫的寻声之旅,以戏仿经典开头,以假戏真音结尾,声音被赋予超越其媒介本身的浓烈情感色彩,尖叫成为束缚男主的悲情梦魇,挥之不去。开场野外采样的桥段是最出彩的,镜头跟随麦克风不断变幻,男主→麦克风→采样对象交替呈现,形成一种暂时密闭的影像空间,随后被突如其来的枪声打破,激励事件出现,很棒。然而开场如此精彩的一哆嗦以后,德·帕尔玛就开始反复构建这种看似牢固实则脆弱的密闭空间,旋转的,跳跃的,横冲直撞的,曲折迂回的,看的人心生厌烦。各种空间姿态被逐一摧毁之后,以漫天烟火中的葬礼收尾,艳丽和热闹淹没一切悲喜,让人黯然神伤
刘浪2018-07-08
19
德·帕尔玛媒介自反最好的一部。此前Blow-up讲过了画面,Conversation又讲了声音,本片的巧思之处在于,从声音切入来讲声画的同步。从而将一个后肯尼迪之死时代的政治阴谋故事,嫁接到电影的后期制作过程上,继而达成一个漂亮的元电影回环。
赱馬觀♣2010-05-16
5
本片可谓迷影堆彻类作品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河边录音和简报成影等几段专业操作实在太酷了!虽然观者已知创意源头来自安东的放大和科波拉的大窃听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对它的欣赏和喜爱。另个重要迷影源头当然是希区柯克。投河救人的第一次与拯救失败的第二次显然照搬迷魂记。但个人对于用高调悬念手法(观众全知而角色不知)去处理最后一幕持保留看法。希区曾解释自己的悬念错用:过于残酷让小男孩被炸死,并非错误症结的所在。真正败笔在于观众的紧张情绪没有得到有效释放。在他们已知炸弹被带上了车,也知炸弹可能在几点爆炸的情况下,唯一合理的悬疑终结手段就是让炸弹被发现并被转移到安全处引爆。换句话说,此处情节设计虽然很写实,但却破坏了悬念的结构,没有满足和调动观众正常的心理需求……男孩之于炸弹如此,莎莉之于拯救也应是如此!三星半。
Marty McFly2011-09-05
10
De Palma对剪辑、摄影、配乐、音响等技法的运用出色至极,开场的段落给人一种惊艳之感!而结尾与开头的呼应也使影片更令人回味。
皮陀2011-05-20
4
7.3, 20%的安东尼奥尼+80%的希区柯克。虽然故事的主题模糊,但德怕妈的类型片技巧绝对是一流,不愧是希胖子的接班人。另外,本片是典型的80年代电影,尤其是配乐,那种节奏感强烈且夸张的调调现在听来还真是怀旧极了。
嘟嘟熊之父2020-07-25
1
帕尔玛擅用“短视”与“偏听”,技术上强化“片面”视角制造骗局,剧作上人物的身份迷失也常以不可预料的命运岔路为裂口,习得“看见”的技能,反沦为工具。《凶线》男主的全能属性打破了此种循环,他集正义、勇敢、浪漫、悲情为一体,一个被柔光笼罩的英雄,反而让技术上的无可挑剔成为了某种瑕疵。
尉迟上九2017-03-14
10
太厉害!虽然剧情和立意有点弱,但瑕不掩瑜,从技术层面来看简直棒呆,太开眼,调度、运镜、构图…快要玩出花来了,不拘一格,各种炫目和惊叹,特拉沃尔塔口音太重了,一听便知,论声效的重要性,最真实的反应源于惨烈可怖的现实体验,绝妙的呼应和衔接,又一个神结尾,为帕尔玛的硬实力献上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