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谢特 Mouchette (1967)
剧情简介

14岁的少女穆谢特(Nadine Nortier 饰)生活在法国的乡间,她的童年暗淡无味,充满艰辛。父亲(Paul Hebert 饰)是一个贩卖私酒的贪杯酒鬼,对家务不管不顾;母亲(Marie Cardinal 饰)病入膏肓,终日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莅临;尚在襁褓中的弟弟整天哭闹不止,令人心烦气躁。家庭的磨难让这个小女孩过早成熟,她打工赚来的钱被父亲抢走,还经常遭到殴打。她在学校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欺负,倔强的穆谢特只能通过在放学时向同学丢土块宣泄心中的不满。原本应该充满快乐的花季童年,就这样过早地凋谢了……

本片荣获1967年戛纳电影节OCIC奖、1968年法国电影评论协会奖最佳影片奖、1969年意大利电影新闻记者协会银兔奖最佳外语片导演奖、1967年威尼斯电影节Pasinetti最佳影片奖。

OCIC Award:罗伯特·布列松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罗伯特·布列松

米粒2017-06-11
46
平静、冷酷又绝望,布列松简直不是人... 穆谢特的人生,本可以是充斥着无数次情绪大起大落的:酗酒又残暴的父亲和哥哥,病重早早离世的母亲,襁褓里的弟弟... 而用倔强和沉默面对这一切的她,竟在遭受暴力侵犯后寻到仅存的温暖,尽管那也稍纵即逝。被结局弄崩溃了真的,虽然一切都是注定
把噗2014-02-07
55
穆谢特是法国哪吒?布列松说:写作这事,不要用形容词,用动词。布列松的电影属于越看越妙之列。
安小安2012-02-27
19
@北京法国文化中心 布列松影展。看到这部的时候就已经严重感觉演员在布列松电影中的类道具的雕塑感,他们表情极为匮乏,基本上哭的时候和往常比就只有两行泪的区别,他的电影是靠影像本身和内部张力来撑的,轮到这样的题材,没一个漂亮女孩真是看不下去呀。:-(
UrthónaD'Mors2011-10-06
44
【蝉鸣知了的讨论】“四百击跑个长镜头算毛,穆谢特用滚的!连续循环滚! ”之前并没有看过这部,但是最后“连续循环滚”让我想起了去年看的——心是一片暗林女主也是滚着下定决心回家杀死孩子杀死自己的。所以说这是一份似曾相识的绝望和归途
冰红深蓝2019-06-23
31
世界对少女穆谢特来说是如此的苍凉而无情,唯有死亡才能解除外部的苦难与内心的恨愤。影片开头,穆谢特在树林里自问:“没有我的话,他们该怎么办?”类似的问题曾由弗兰克·卡普拉以一种无比励志的方式探讨过([生活多美好]),而布列松的冷酷则贯穿首尾,一如猎捕与陷阱的隐喻,以及多次在银幕上杀死主角(重复镜头回放)。推搡与冲撞的动作母题,无可挽回的跌坠,一切都面目狰狞。即便是仅有的、微末而酸甜的幸福时刻(第二次哼唱圣歌&经典的碰碰车段落),也只是(如布列松在采访中所透露的)为了更为绝情地摧毁希望与赎救的可能。(8.5/10)
畸小山2012-02-21
40
驴子的前世。穆谢特不合脚的大鞋,便是整个故事的缩影。她的命运也如同影片中反复出现的被捕获猎杀的小动物,唯有逃窜挣扎。碰碰车是短暂的快乐,却同样是动物性本能的延伸。生活没有给予她什么,只有彻底的强加,她企图为自己找到一个角落,但是脆弱的屋檐不断坍塌。话语引导她滚出生活,紧抓裹尸布。
荒也2018-05-05
35
让人回想起贝拉塔尔《撒旦探戈》里的小女孩,罗西里尼《德意志零年》里的小男孩。他们都执行了一场死亡,然后毫无征兆的选择了自杀。小孩的世界是去中心化的解构的世界,由不得成人读解的余地。这是最不克制的布列松电影,但是最压抑的一部。原著中没有的三次翻滚,是我见过最震撼的电影结尾之一吧。
康报虹2017-12-19
24
布列松对于心理刻画和生活真相的追求近乎偏执,他让观众眼睁睁的看着穆谢特所遭遇的一切,丝毫不加修饰。他告诉你(你也心知肚明)这就是真实的、去戏剧化的故事。这是老塔、伯格曼等大师都想要达到的高度,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太过残忍了,剧情的跌宕对本片来说毫无意义,唯一重要的只有事实。
小米=qdmimi2018-05-21
43
野兔也想贴近果子,但首要的是活着,这就是现实主义。能给予猫猫狗狗最大的善意,却冷漠对待与己无关的挣扎灵魂,这就是我们自己。
寒枝雀静2019-06-16
21
C / ...... / 二刷:整体还是不太能get到点,觉得比较神奇的是中段那场暴风雨。在暴风雨中猎人逐渐进入醉态,与穆谢特之间居于最不设防的放松状态。然而一曲圣歌唤醒之后的猎人反而侵犯了她。之后守卫却说这只是场小雨,穆谢特则声称猎人是她的情人。所以这场雨到底是什么?到底在何处落下?
欢乐分裂2019-06-22
15
#重看#4.5;与《驴子》《钱》有共通处,都是冷漠环境对人的戕害;茕茕孑立一身,受尽冷眼偏见忽视,家庭环境的恶劣和父权压迫,邻里戴着有色眼镜地贴羞辱标签,无人可爱,无爱可诉,一度心存幻想妄图伸手抓住虚假的光,最后一根稻草压断了这个也曾努力对生活微笑的卑微女孩。开篇设下陷阱一幕,奠定全片基调,被俘获被屠宰的命运无法规避。结尾堪称影史最佳结尾之一。
Griet2008-05-24
47
《The Dreamers》最后一段有用到这个片子的结尾。非常难忘。
掉线2016-02-28
14
【B】让我想起了达内的罗塞塔,两个人挺像的
刘浪2018-09-30
10
电影中呈现的Mouchette的顺从跟反抗,都是她应对别人剥削的动作。Bresson的不剥削,或者说冷漠残酷之处在于,他将那么一丁点的Mouchette“为自己”的动作也省略掉了,眼见观众要跟她发生共感,下一秒已经切成了悲伤过后的满脸泪痕。因此,当末尾Mouchette终于去动机地不断翻滚,便成了全片难得的悠长的最终自处时刻。
572012-02-11
31
波米老湿点出了布列松的少女情怀,其背后仍然是强烈的现实指向——社会、家庭、性别的多重弱者。女孩皮鞋倔强的噔噔声、来往车辆在昏暗房间里留下的光影和噪音、以及结局,让人难忘。
4-ever2006-11-12
36
只有这一个导演 只用几分钟 没有话语 就能使我流泪
圆首的秘书2015-05-12
14
咦居然没标记过。前半程描述状态,冷峻随处可见,几个片段分秒诛心;后半程顺理成章,温情稍纵即逝,直到落水算是彻底解脱。可以算作罗塞塔的原型,但布列松的贫穷见于压抑,达内兄弟的贫穷见于挣扎。
mOco2012-06-05
3
布列松在展现女孩的悲惨生活上独具匠心,做得很赞,女孩的那些动作以及那一串眼泪确实让我难受,但是就从这个意义的呈现上,我确觉得不如Bill Douglas的《我的童年》更诗意更有力。原小说的几段话对我的触动更大,大概是布列松的风格不适合改编这个故事。
NANA (:3_ヽ)_2019-06-17
14
克制到没有棱角,冷静到近乎冷漠的叙述方式。穆谢特古怪、冷漠与世界格格不入。她神情从容地被每一个人伤害,面无表情地做微不足道的反击。妈妈为了襁褓中的婴儿想要活下去。想到以前我和室友讨论起自杀,她说她总会想如果自己自杀了她的外婆怎么办啊,就赶紧打消了想法;我瞬间感到特别难过,像她这样的女孩子真好啊。而从来没有,在那以后大概也不会,在自己痛苦到想要了结自己的时候还有余裕想到亲人朋友的我,真的冷漠自私到了骨子里。人和人之间以羁绊相连着构成的世界里,我从很小就依稀觉得自己是断开的一个点。有点像穆谢特那样,十几岁的时候我一个人逃课跑出来想闭着眼跑过一段传闻中经常出事的马路就一切都结束了。结果我高估了自己跑直线的能力一头栽进了绿化带。。。。。。。太蠢了以至于没有勇气再来一遍。我怎么写着写着画风突变了【
墓岛GRAVELAND2017-09-30
4
从开头凝视与被凝视的“陷阱”到结尾重复多遍的“滚落”:叙事由“布列松式自然主义”开始,又将回到“布列松式自然主义”之中。开头穆谢特母亲的Introducing则被看做是一个与主线悬空的宗教受难意味的“下降”(由银幕外降至银幕之内)。 穆谢特作为圣女—撒旦的同一体,二者在弗洛伊德层面并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