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风情画 Roma (1972)
剧情简介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纪录片,而是透过意大利电影大师费德里克.费里尼独特的艺术家眼光为罗马古都写出来的一篇个人回忆录。全片打破传统叙事手法,以现实与超现实场面交叉穿梭进行,渗入了大量的幻觉和回忆,充分表现出费德里克.费里尼个人对罗马的爱恋,也让观众看到了这个城市隐蔽着的另一面。男星彼得.龚扎莱斯在片中饰演年轻时代的费德里克.费里尼,而费德里克.费里尼则演出他自己,在片中可以看到马戏团对费氏作品根深蒂固的影响。也可以从中揣摩出费尼电影风格的一些基本特质,喜爱他的影迷不容错过。

技术大奖:费德里科·费里尼

水仙操2011-09-13
63
如果说《甜蜜的生活》是罗马浓妆艳抹的脸,《罗马风情画》就是它的屁股,不恭,但同样迷人。“一个人应该忠于他的本质。”颓靡奔放撒泼抒情的六七十年代。母狼之子:学校、马路、戏院、地道、妓院、城堡,销蚀的壁画,教会时装秀。回忆三部曲。曾在罗马许愿池投下一枚硬币,是希望有生之年重临罗马。
神仙鱼2020-10-17
29
这幅罗马风情画实在是美不胜收让人迷醉,虽然过程中瞌睡数次,但不做梦如何游览永恒之城?疯狂的,庄严的,吵闹的,静默的,肮脏的,神圣的,古老的,现代的,虚幻的,真实的,毁灭的,永恒的,都是罗马。如果要用一个画面来囊括这一切,就是那雷雨夜幕下拥堵交通旁无声屹立的古斗兽场。从此再想到罗马,我就会想到这能载入影史的绝美一瞬。
子东文2020-02-04
70
我可以打六星吗?!!这根本不是什么纪录片,完全是诗。看到后面被彻底摄住,几乎被催眠一般动都动不了,用《故事》中麦基的分类,彻底就是反情节的一部电影,只有片段的画面,但是层层铺陈到最后,完美再现了一座永恒之城的癫狂迷人。那些混乱又蓬勃的日常,时不时被突然撕裂的时空,贵族们迷狂的招魂仪式,愤世嫉俗的怀旧与现世的欲望狂欢,语言无法表达罗马的颓败华丽,难以置信地通过这部电影里的那些画面都呈现了出来。好像第一次意识到那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甚至在想,我爱泉州的原因也基本就是这样啊,可是我真的表达不出来,完全做不到,但是就是这个原因,这样的城市是会夺走我的灵魂的……可是话说回来,这又是一部我不知道如何推荐的电影,因为它太特殊了,不是理性判断的“好”,而是只会强烈震撼某一类人的那种“极致迷人”。
寒枝雀静2020-07-26
36
A / 呈现一个城市面容的唯一方法便在于消解其面容。轰鸣的车流召唤着斗兽场的神话光芒;地铁试图将沉淀为岩层纹理的历史再度打通并置,新鲜空气却让千年壁画转瞬消逝;无限加速如粒子般运动的摩托车环绕着沉睡的城市,让雕像遥远的时间重新坠入眩晕惶惑;......贯穿全片的不是任何老生常谈的关乎“城市”的主题,正是这些张弛、交织的力量之流。罗马在费里尼的影像中不再有任何被博物馆化的可能,而日益浸入散乱堆叠、若断若续的混沌之中。
左胸上的吸盘2018-08-06
29
勉强及格。看睡了两次,这片最突出的是摄影,摄影师朱塞佩·罗通诺早期合作维斯康蒂,后期合作费里尼较多,中间还拍过一个《爵士春秋》,这片罗马环城路的一段拍的非常精彩,有些索拉纳斯的艺术感,妓院一节也有《爵士春秋》的风骨,当然,妓女的化妆还是费里尼的,接近《粉红色火烈鸟》。这片子的形态很特别,基本按照费里尼的成长时间线,很随意的呈现了一个片段化的、回忆中的罗马,各片段没什么叙事性,但场面的掌控还是很好的,尤其教宗时装展,显示了费里尼这个身位的导演调动资源的能力,地下那些消失的壁画和最后一段把罗马定位为观察人类毁灭之地达成呼应,开阔的视角借罗马一城来关切人类下坠继而重生的循环命运
奥兰少2021-10-06
7
三星半。费里尼说他想讲的是现在的罗马和远古的罗马骨子里是一样的。但骨子里的罗马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怀疑费里尼是先把自己对罗马的感觉抽象为类似影片里躺在床上那个体态臃肿又带有母性的女人那种喻体,再据此挑选这座城市的切片速写。一方面无视点无主角无情节近于纪录,另一方面又塞满了费里尼自己偏爱的意象,于是所有纪录又都有表演摆拍之嫌。观众该看些什么呢?占据画面中央的是费里尼过剩的自我意识,罗马却虚焦了。视觉之诗不是问题,但欣赏不来写了太多行丰乳肥臀的诗。也有喜欢的段落,地下刚被发现的古老壁画暴露在风中迅速销蚀,两千年在一分钟内化为尘埃的一幕是神来之笔。
墓岛GRAVELAND2018-09-08
20
保守派人士哀悼罗马的消逝,费里尼却赋予它全新的生产性:面对着广场上“道德败坏”的嬉皮士亚文化,或以一场“天主教”的时尚走秀消解教皇道貌岸然的崇高权利。如同影片开始出现的那座车站:二战士兵与罗马远征军并置,《罗马风情画》一方面是一部“纪录片”,另一方面则并置着墨索里尼时期的阿玛柯德,以及被肯定的萨德式性幻想仙境,费里尼选择书写时代却不回应它。而摄影机存在着,作为观看者,却是重构谎言与奇迹的眼睛。 结尾,在三个冷静的空镜头之后,一队暴走族入侵空无一人的罗马之夜,粗砺质感的主观镜头掠过这座城市的名胜,大概仍旧是行进中的,也存在着生命力。
胤祥2011-07-24
23
费里尼的每个场景都好长(这应该是个标志性特点了,无论故事片还是纪录片),传说本片里有三个并置又相互关联的罗马。“消失的壁画”因为齐泽克的论述变得NB,宗教服装秀一场则是神作,尼玛都到科幻的程度了啊!费老师此时已经进入烧钱不眨眼拍片自顾自的境界。私以为还是《小丑》更好。
艾弗砷2018-01-23
3
最美的片段是夜深人静后,几个焊铁轨的焊工用弧光把罗马街头照亮。焊接专业的本人被这个画面暖到了。但总体上过于喧嚣了。不如《阿玛柯德》和《浪荡儿》。妓院里的赘肉和脂肪展览直接让我睡过去了。
欢乐分裂2013-12-22
16
@影博;借影展东风,重温大师大部分作品,结结实实和千百人一同在银幕上做了一个个恍惚华丽的梦,沉醉费里尼式“约克纳帕塔法”,这是他永远的精神家园和灵感源泉,也让我们目睹罗马——永远的绝美之城!随心所欲出入时空,壁画褪色的刹那,仿佛目睹时光逝去的速度。
玑衡2011-02-08
28
情节近乎为零,却能引人入迷。费里尼展现了一幅画面极美的罗马风俗图景,充满了对过往的缅怀,既绚丽多彩,又庄严肃穆。
花二刀2012-09-30
2
意识流电影,全都是历史与记忆的碎片!
故城2019-12-28
20
罗马已经不存在了,至少对于费里尼是,他已经分不清它本来的样子(费里尼儿时的罗马)/应该的样子(费里尼初见的罗马)/实际的样子(1971年的罗马)/回忆的样子(墨索里尼时代的罗马)。一切都成了错觉!一切都是错觉!浑然不知所在的模样!那是费里尼的魔术。#我十年后机缘巧合再看到这部《罗马风情画》,觉得《甜蜜的生活》太过粉饰了,那是一个年轻人对一切粉饰美好的向往,马塞洛也确实值得所有年轻人向往;而《罗马风情画》一下钻入了三教九流,一个地下的罗马,浑浊、泥泞、对抗,但十年后的我发现它更迷人,它让我更向往,更让我魂牵梦绕了。《八部半》里的罗马,一半在《甜蜜的生活》里,一半可能在十年后的《罗马风情画》里。
冰红深蓝2016-05-25
16
1.消弭纪录与虚构的分界,尽展永恒之城的超现实质感。2.无马戏团与小丑,却盈溢着表演式的场景:影厅,剧院,游行,露天晚宴,妓院拉客,教堂时装秀,仿若狂欢的舞台。3.塞车同[八部半]开篇梦境,飙摩似[阿玛柯德]预演。4.挖地铁与风蚀的壁画。5.凌晨街头电焊蓝光,飞车主观镜头中雕塑重影。(9.0/10)
瑞波恩2020-10-18
9
#费里尼百年诞辰放映##资料馆留影#无剧情的“剧情片”,无记录的“伪纪录片”,呈现与批评,异常任性的天才之作,120min浮光掠影,关于一座城池的前世今生,时间跨度近千年,理解三个关键词:文化,教会,民俗。印象最深三个段落——拥挤的公路上,一闪而过的嬉皮士们与罗马古迹,那场诡异邪魅的教会服装走秀,以及在地铁隧道建筑工地眼睁睁看着千年的罗马壁画氧化掉……Fellini对历史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他并不关心凯撒究竟多伟大,却关心罗马因何不是一天建成的。每个平凡市民拥挤的街头巷角,每段真真假假的戏说野史,也都是罗马,剧场里那些戏谑的表演场面,如何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呢?现代罗马与古罗马的撕裂感之严重,想必Fellini是深有感触的。ps,风格奇异脑洞较大,嗜睡者请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拾贝壳的猫2010-04-17
1
太强悍的城市片,比《巴黎我爱你》强多了。那些粗俗粗大的叫嚣的妓女苦于嫖客的退却。观看马戏表演的时候空袭来了人们躲起来,很真实。一个妇女走过隧道遇见其夫,两人及墙壁上的影子组成四个人,强。教会里各种服饰表演。年轻人的摩托车暴走。考古,壁画上的古人看着人们,氧化消失成一缕青烟散去。
圆首的秘书2020-07-30
20
《罗马》面前,《绝美之城》都太小儿科了,如果说前者是一个世界,后者可能只是世界的一个小碎片……这真的是70年代初的作品吗,这是火星来的吧? 2010.11.07 @资料馆 with LT 结尾依旧令人窒息
风雨骑老师2011-06-12
15
可以看出,费里尼迷恋罗马,迷恋罗马的女人,无论是香的还是臭的。过去与现在相交接,让罗马处于一种迷幻的时空错乱感,从而产生一种难以言说的缅怀情绪。片中无时不刻充满费式奇思妙想,迅速风化的古迹,华丽的宗教时装展,穿越罗马各大标志景点的飞车党,这既是意大利的罗马,更是费里尼的罗马
超cute侠2021-02-07
15
费里尼后期的作品就像是旋转着的万花筒,从中能不断窥探到瑰丽的形状,也就是令人目眩神迷的罗马,它是那样的喧嚣,那样的市井,空气中充满着性欲和血腥,同时又有古老的建筑和文化,在费里尼的眼中妓院也好,马戏团也罢,甚至是宗教,都可以拿来做梦,并无高下之分,这才是他能拍出罗马真实质感的原因。
JeanChristophe2020-10-17
15
三星半.很容易想起H/S的《历史课》,但"距离"从不会属于费里尼的关切,他威临巡视泥浆中的高速路,好像那就是阿庇乌大道;镜头抢在钻头之前毫无顾忌地闯入墓穴,似乎不知正是它的"看"令壁画褪色.随着时装秀奏响《甜蜜的生活》动机,这场让今人为古人全盘代言的招魂术终于切中主题――对生下来即已有了年岁的罗马人而言,崇高的美必定在其腐朽化作废墟之际方才落成,他们追求快乐多于知识,喜欢吃饭胜过睡眠,一切生命不必哀悼无可挽留的衰微隐没,既然尸体总归会千年后重见天日:鬼影幢幢的深夜里,奥勒留也开足马力在古城中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