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 Made in U.S.A. (1966)
剧情简介

记者保拉为了追求杀害男友里沙尔的真正凶手,来到了亚特兰提克城,这是一个深受美国文化影响的地方,之后出现了一大堆像唐纳德、里查德、维德马克、多丽斯.沟口……有着怪名字的怪人。保拉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还卷入了政治阴谋和黑帮事件中。

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戈达尔把美国好莱坞黑帮电影的所有元素用在这部非常刻意的政治恐怖片中,明显向该类型的大师萨缪尔?富勒、尼古拉斯?雷、霍华德?霍克斯等做了模仿式的致敬,片中还涉及许多真实的政治背景和暗杀事件。整部影片虽然显得情节荒唐,较为做作,但导演通过流行音乐(其中一首是《北非碟影》中的“时光流逝”)、广告插画、气氛处理等方法展现深受美国流行文化影响和主导下的法国社会景象。以《美国制造》为标志,戈达尔的政治批判意识进入其后期阶段。他将电影的叙事惯例当作现实政治在电影艺术门类中的主要表现而加以痛烈的反对。为此,他对电影的表现手段进行了极富挑战性的探索。

列那飞狐2012-07-01
除了满屏的美女,别的都没看懂。。。
微挺2011-06-11
4
全法语的看得我云里雾里的,不过说实话戈达尔以及新浪潮对于电影的贡献更大程度上还是在于拍摄手法的革新啊,这片里面见了很多后来所谓的前卫拍摄手法剪辑,比如一个人对着镜头独白,其实老高早在40多年前就玩过了啊。
持人的摄影机2022-02-25
5
7.0/10。①女主来到一个深受美国文化影响的法国小镇寻找她情人被杀的真相。②一种「混乱无序的浪漫」(正如又时尚又酷/美的女主到处找情人被杀的线索,过程中还因此卷入混乱的黑帮斗争)的氛围的营造:时尚、浪漫、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摄影美术;许多丝滑的高水平运镜/场面调度(营造优雅浪漫感);突然出现/停止的声音(配乐、飞机声、静音等);忽快忽慢的叙事节奏(比如突然开始大谈理念);时间或空间跨度大的剪辑;拼贴(画、打字机等)。③作为角色导向的电影,大部分情节都属于展示社会境况(远)大于展示角色状态(或者说为了展示社会境况而导致展示角色状态的影像极其冗余),所以观感挺无趣。
汽车大师2009-08-19
6
政治隐喻一窍不通,文化指涉也只能看出少许,但这色彩、构图和电影语言真的是美不胜收;花絮中的指涉介绍大有帮助; Marianne Faithfull像朵花一样,上班途中听了一路的as tears go by~
a little mark2013-01-11
4
感觉就像戈达尔用五颜六色的积木堆了一部怪味道的noir。
somnambuleNRR62010-08-28
3
与其说披露政治黑暗,不如说是装B诗歌大巡航。
鬼腳七2012-06-07
3
我发现我不是跟不上疙瘩儿的步子,而是我跟上了但是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好吧,三俗地说,我就是为了看安娜的。
张天师2006-11-10
1
喜欢里面大量的人物对白。可以把这部左倾电影看作是让.吕克.戈达尔向美国致敬的小礼物吗?女主角还是御用的那一歌,苍白消瘦有一对很大的绿眼睛,极其符合60年代审美情趣的姑娘
吹牛伯爵2022-12-25
2
#法国新浪潮# “这不是血,这是红色!”德勒兹在戈达尔千言万语中挑拣出最能概括其创作特质的言语。而与后一年的杰作《周末》相比,《美》更像是戈达尔闲暇时漫不经心的一次练手,段落镜头与商标式的跳跃剪辑的交替使用尤现散漫。 尽管如此,戈达尔仍以反叛者的姿态将银幕内外所指与能指的一一绑定关系撕得粉碎,一种具象的描述让位于一种词义学上的描述,就如《卡宾枪手》中的“明信片”段落。这种对词义学形而上的兴趣还表现在凭空插入的空镜头中,观者一如回到原初的牙牙学语状态——“达达”,令人回想起先锋主义的《机械芭蕾》。 戈达尔在《美》中也近乎摈弃了粗糙跳动的手持摄影,改以定机位的单镜头段落,这或许也说明了戈达尔是名自觉不自我重复的导演,风格的飘忽不定与离题怪异的情节遥相呼应。 2022.12.22
十一伏特2022-02-18
2
故事部分影射摩洛哥流亡领导人本·巴尔卡于1965年在巴黎街头被绑架失踪的事件,同时又是对美国硬汉侦探类型电影(例如《夜长梦多》)的致敬创作,自我标榜为“这是部政治电影,一个迪士尼和血的混合物”。 说出的台词没有顺畅的逻辑,就像最近金广发的钝角,一本正经地胡言乱语,如同AI大数据学习黑色电影后自动生成的剧本。而稍微有解释情节的话,却总是用飞机噪音覆盖,故意不让人听见。没有必要强行理解,笑过就好。
Nakadai2013-01-01
1
戈达尔又一荒诞讽喻超现实的电影,浪费了一个半小时,我还自认为过得很充实。
云云2012-10-06
3
“无论你做什么,都无法回避对他人的责任。沉默,具有和发言一样的力量。离别和亲近都是一样的痛苦。漠不关心,与爱管闲事一样。都会令爱消失。一方的忧虑只会使另一方,感到不耐烦。”
昵称2022-09-27
又一部“我到底看了个啥”式电影。色彩很好:蓝白红贯穿全片随时可见;卡里娜的桔色方格毛衣美极了;情节(如果可以这么叫的话)本身也挺好:清纯无辜的卡里娜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一连干掉四个人…但中间插入的政治信息很乏味:导演本人以录音带形式大段评论政局并故意把声效弄得让人听不清;直接提及当时局势特别是Ben Barka事件(据戈达尔说是故事来源之一),批判很浅显;两个美国探员一个叫McNamara一个叫Nixon…大量电影引用也很直接很没意思:路名叫Preminger,一个侦探叫Mark Dixon(《铁牛金刚》),开头一个女孩名叫Mizoguchi…感觉:1、是部转型作品:戈达尔电影里从此不再有卡里娜(本片中能捕捉到她的伤感),进一步走向碎片化;2、影片的混乱准确再现了时代的混乱:戴高乐当局的高压和勾当、美国文化大举入侵、政坐标开始错乱…离68还有两年。
WAKEUPSTUPID2009-10-02
3
红白蓝即代表美国也代表法国,戈达尔用起老道深沉的讽喻描述了美国文化的侵略性,同时也悲哀了一把法国对外来文化的不可抗拒性.
墓岛GRAVELAND2016-06-05
5
《美国制造》中出现的黑帮,悬疑等元素表明戈达尔在戏讽好莱坞惊悚片的“起承转合”。《第三人》式的倾斜镜头与导演招牌性的红白蓝色调搭配同时出现在影片之中,它却以激进的解构主义探讨即将到来的消费时代的不道德性并在如今一语成谶,“美国‘便成了该文化的代名词。左和右是一样的,人性不变
大宸2011-01-27
7
除了摄影之外,这真是一坨狗屎...
2020-02-19
Possibly the saddest film of Godard. Definitely the saddest scene of him — Marianne Faithfull singing the Rolling Stone, and interrupted by Anna. 再见,安娜。心碎过后遁入政治浪潮10年。电影里安娜念着,woman is the gateway to the unknown. 直男导演能拍出好的女性角色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女性当作神秘不可解的存在并报以尊重。
小易甫2011-07-30
我只知道安娜·卡里娜美丽无比,我只知道戈达尔的影片一贯画面明快。
阿尔法2011-05-26
2
是个是文字堆积的垃圾,词典上是这么解释的。健身俱乐部。特定的音乐中,用同样的语气阐述相反或者无关的事情,并且人物呈现特定的位置,影像和声音的冲突。不相关场景,保持五至八个群众演员。
我们在一九八四2023-12-31
这部更文本一些,一段一段的,看到最后愈发觉得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全是黑色电影的元素,但是戈达尔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了一遍!女主来到一个深受美国文化影响的小镇查询男友去世真相!上来就鲨人搬人,打字机,被警察问询。然后又有俩男的帮他,当然他们都是有目的的!最后,女主逃出生天,很休闲度假的感觉坐在车上。期间女主看书,美国电影广告画。美国文化真是到处入侵,法国文化无能为力,戈达尔很敏感,等到8090年代,那时候才是真正的无力招架!导演其实拍得还是很有魅力,跟安娜卡里娜的作品都是兼具思想和可看性,安娜实在太迷人太吸引人了!离开安娜,戈达尔就太抽象了!戈达尔还是比特吕弗好,特吕弗太世俗情节剧了,小情小爱的;而戈达尔却有很多思考愤怒和我不同意!这俩人后来分道扬镳其实是必然的,俩人其实思想不在一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