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情简介
杰姬(凯特·迪基 Kate Dickie 饰)的工作是守候在“城市之眼”系统的操控室内,通过遍布城市的摄像头静静守护夜色中的人们,这份静默的工作就像杰姬此时的生活:在失去丈夫以后,她和冷漠的情人保持着若有如无的关系,同事之间最低限度的交流,还有疏远的双亲,这一切映衬她封冻的情感。某夜,一个出现在摄像头中的身影打破了杰姬的宁静心绪,杰姬开始整日观察这个叫做克莱德·亨德森(托尼·库兰 Tony Curran 饰)的男人,她追踪克莱德与周围人的动向,甚至来到克莱德居住的“红色之路”——一幢住着不少刑满释放人员的公寓,并混入其家中。克莱德为什么引起杰姬的注意?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
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奖:安德里亚·阿诺德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安德里亚·阿诺德

18
悬念揭晓之前是五星,那段性爱戏简直了。可惜最后一段讲得太明白太圆,瞬间俗套得索然无味,属于新导演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8
闭路电视的镜头向下窥视,而现实中人的视角向上瞻仰,很有趣的对比...

5
阿诺德的风格很切合当今欧洲艺术电影的主流:兼具纪实与象征性,红色之路探讨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介入”问题。窥探的摄像头与个人隐私,被他人破坏的生活和沟通的困难。

独特的复仇方式

1
a perfect film……

耐心看。

2
非常好,长片处女作就保持着极其的冷静。红色之路,复仇之路。结局的谅解俗了吧,哈哈

3
印象深刻的导演处女作。复仇+宽恕,通过特殊行业从业者冰冷、舒缓、细腻地表现。

原声很好听,画面也凄美。

Andrea Arnold的第一部长片 处女作和之后的鱼缸以及呼啸山庄相比 收敛很多 还没有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没有标志性的全程手摇摄影 规矩还带有学院风 但是故事的切入点已然够犀利 意外的治愈之作

1
冷静的拍摄手法

复仇不是拯救自己的方法。。 原来在苏格兰 谢谢是说ta的。。

1
艰难而伟大的自我救赎之路

放下与走出。

2
又失望了。复仇这个点没选好

5
有腔调,但是无用的废戏也有点多

2
人间不乏希望,在哪里呢,或许在心里

学着在仇恨中原谅。

摄影很让人惊叹

20/3/2007 7:15pm UA Times Squ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