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情简介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向波兰发动闪电战,抢占波兰西部地区。16天后,苏俄由东部进入波兰,并俘虏了约25万波兰军人,将他们分别关押。1943年,入侵苏联境内的德国宣布,在苏联斯摩棱斯克市附近的卡廷森林发现埋葬波兰军人尸骨的万人坑,而苏俄正是残忍杀害这些军人的真正凶手……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波兰导演安杰依•瓦伊达最终将这个波兰国内长久以来的禁忌话题搬上银幕。本片荣获2008丹佛国际电影节人民选择奖、卢布尔雅那国际电影节观众大奖以及波兰电影节最佳剧本、最佳男配角、最佳电影、最佳配乐、最佳音效等7项大奖。

94
波兰永远不得自由

104
我认为,波兰最好的二战片,前四名依次是: 《下水道》(瓦依达执导)、《卡廷惨案》(瓦依达执导)、《钻石与灰烬》(瓦依达执导)、《一代人》(瓦依达执导)!

215
陆川你跟人家好好学学

36
"You can fool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and some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no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奥斯卡外语片提名的尽是反思历史的沉重调调~

80
最后一段看得窒息了。残酷远不足以形容人性中至恶的一面,当然,禽兽也远不足以状人类互相屠杀之时的暴虐于万一。如果还有一种罪行超越了这样的暴虐,那就是为这暴虐辩护和洗白、甚至援引历史渊源认为其合情合理的罪行。

144
从电影来看,导演因为自身原因,一味想要表现波兰人民的悲惨遭遇以及苏联人的惨绝人道。而没有对这段历史更中立,更反思性的去看待。当然,我们需要为这些逝者默哀。没有人应该用自己的生命为那些野心家去谱写历史。

54
苏联红军在波兰犯下的的罪行连上帝都要为之颤抖。现在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布查和马里乌波尔,面对这样的侵略和屠杀,没有立场也是会下地狱的,而选择和恶魔站在一边的人必然会多下几层。It's a New generation GENOCIDE.

64
冷静克制的叙事,各路人物匆匆登场,我还没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就淹没在了洪流里。生命如鸿毛,多灾多难的波兰“不会有自由”的感觉贯穿在整部电影里。最后的屠杀场景真是尤其震撼。

59
时刻不忘让国名重返地图、重现历史荣光的波兰民族,不谈西方列强的支撑触犯苏俄利益,与苏联及中欧各国的争怨又怎能以一个事件为横剖面盖棺定论?预测苏德“友谊”不超一年与两段纪录片对比呼应,印证纳粹与communism的沆瀣一气;线索略散,结尾触目惊心,历史总是惊人相似。

54
21857。片尾无声胜有声。通过电影了解历史不是一个合适的方式。在这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脚下,人命如草芥。冷静的屠杀看的胆寒。

3
真相?哈

21
没有历史真相的人生是苟且的,所以他们一代代为了守护真相宁可付出生命的代价。

17
俄军布察屠杀曝光,戏里戏外相似的戏码:犯下罪行、矢口否认、倒打一耙……电影开篇第一个场景尽显功力:躲避德国人的波兰人和躲避苏联人的波兰人在桥上相遇,面面相觑,无路可走。友好亲善的布尔什维克与党卫军,一扯为二的波兰国旗,被反复刨掘的尸体,一跃成为军官夫人的女仆……最后二十分钟的处决场景惊心动魄,完美用影像呈现了体制化的杀人机器如何高效运转。苏联和纳粹德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夹在两大帝国中间的波兰,伤痕累累,难觅自由。无数历史真相被巨大铲车掩埋地底,那些下令屠杀、指挥铲车开动的人,轻飘飘地在文件上签下了名字,内心没有丝毫愧疚。

32
默克尔当时笑眯眯地参加了首映。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觉得这样一部“还原历史”的片子还远远不够,苏军可不止是对波兰军官做出这等事情,也不止是苏军曾这样做过。而你们记得的呢?却仅是德国的邪恶,德国的罪行,而德国人不申辩,继续沉默。时间也不能证明或者治愈什么。唯有爱能。

7
主要是这样的题材,想拍烂都难

2
寻找真相 为何秘密处决地 会招摇地挂着斯大林的画像 是为了具象地控诉?

Power

2
历史价值。

其实……我觉得吧……恩……

8
一部看到我想自杀的电影——但五颗星是很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