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情简介
一把沉默失声的老枪,一场忍无可忍的厮杀。
射击运动员顾学兵(祖峰 饰)因故退役,成为工厂保卫科一名普通的干事,发现同事监守自盗的他,在试图阻止时却发现爱慕对象金雨佳(秦海璐 饰)的儿子耿晓军(周政杰 饰)也牵涉其中。随着盗窃事件中突发的一场意外坠亡,深埋的罪恶浮出水面,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一场避无可避的爆发即将到来。
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提名):高朋
主竞赛单元 最佳艺术贡献奖:高朋
最受大学生欢迎男演员:祖峰

299
#14BJIFF# 讲的是个体在面对体制以及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时的那种弱小的无力感,套上了一个退役运动员的角色背景,被抛弃,不甘心,落下一堆毛病到头来还是一无所有。表演还有美术都算在线,但整体看倒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主题了。不确定这个题材最终做出了多少妥协,但至少就这个呈现效果来看,人物写的拧巴,故事也讲的拧巴,还有点自恋。人物铺垫根本不够,试图塑造出时代浪潮下的人物群像,但很多人也写没了,后半小时甚至感觉是拍崩了。我个人感觉,这整个故事统统换成晓军的视角很好很多,一个野蛮疯长的少年,面对一个曾经很高大但如今在现实面前低头的外来“父亲”,当他在特定时代下无意闯入了大人的世界,失去了朋友,坚守的东西崩塌了,意识到了世界的残酷,这个故事会更打动人。现在的话好像只是拍了一个普通的时代犯罪片,有点可惜。

453
又名《钢的枪》《奉铁厂中年杀人事件》。祖峰把自己的魅力彻底发挥到极致了,枪枪入魂,沉默柔弱的外表下,是内心汹涌的力量。80年代背景下,从“骄子”到“弃子”,顾学兵几乎就是东北的缩影,只能直面巨大的迷茫与无力、挣扎与妥协。很喜欢那些日常戏暗藏的哀伤氛围、平静生活里的暗流涌动,将情感细节娓娓道来,更呈现出特殊时代下的残酷青春。最后的枪战高潮戏,用暴烈决绝的方式,为那些被遗忘的人和事,唱了一曲挽歌;两位男主内在的反抗精神,以咆哮的方式喊出来,令人从心底感动。秦海璐演得也特别好,能演戏的演员很多,但真正会演戏的、能演出“时代感”的演员还是太少了。|北影节

330
大部分讲下岗潮的电影重点都是“伤痕”,但它却另辟蹊径,体现一个守规矩的老实人,如何在社会秩序崩塌,人情礼崩乐坏的情况下越发痛苦撕裂,并最终走向极端抉择的过程。导演选择的处理方式很含蓄,很多台词和动作都是“不明说”的,将情感始终压抑直到最后以一场直接而暴力的动作戏释放,整体很有伊斯特伍德电影的味道。

279
一颗从计划经济时代射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子弹。
横亘在两个时代之间的铁轨,是结尾时候最重要的意象。

261
又一部东北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对抗命运不公的现实题材佳作,和《周处除三害》一样,都属于结尾高能加分的电影。PS:不得不夸下字幕之后的彩蛋,“往前看,别回头”。

247
整体都很好,可惜部分人物的动机差一口气,显得有点突然了,可能有没有交代清楚的部分。节奏很抓人,唯独到了厂长和老顾对话的地方,能感受到剪辑上不连贯的违和感,仔细一看厂长的嘴形又有对不上台词的地方,无奈。老顾阻止晓军后怒吼出内心一直以来的感受,自己的无奈,这时大堂背景里的标语“求真务实”的“真”,终究被看不见顶的承重立柱挡住了。

266
厂长那里改了不少吧,青天大老爷又“被蒙蔽”了

148
No.10030。#36th Tokyo IFF# 主竞赛-世界首映(暂无龙标版),艺术贡献奖。7分。故事设定在下岗潮之前(恰是《钢的琴》的前传),对国企改制之前各种颓败乱象有着尺度相当大的刻画,在迄今的国企-东北题材里也是最狠的几部了。不过因为类型片的需要,在从人物到情节的设置上都非常之功能化。我猜导演想要讲的其实还是下岗这个伤痕,一边是“都是厂里欠我们的”,一边是“8000个人要养活”,这里也是着墨最多和写得最好的地方。配音改词痕迹明显,另有片尾司法量刑字幕。

194
“厂长,您也算是这个节目的编剧。”马二勇是怎么死的,纸上已经写就了,虽然和事实不一样;马二勇他爸是怎么死的,字幕已经标定了,虽然配音和嘴型对不上。前半程不断积蓄起的压抑紧张危机感,很好地映照了下岗潮到来前的时代社会氛围;但收尾与英文片名A Long Shot呼应的那场大高潮戏过于戏剧性而丧失了所有的逻辑以致大大消除了之前累积的好感;出字幕后的最后一镜更是完全自我沉溺的画蛇添足。5/10

90
前一个小时难看的差点睡着,还好后一个小时扳回来了。祖峰真的太帅了!我可以。

91
东北老工业区衰颓背景下,一群混沌无序焦虑的中年人们(发泄着自己的愤怒与不满),但为何创作者将上个时代的愤怒和悲伤执念于东北呢?#爱上祖峰从这一刻开始

128
秦海璐让我见识到了真挚的情感表达,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特别是和儿子耿晓军那场没有画面只有声音的戏,观众因为只能听到声音所以其实是没有那么沉浸的,但是演员们通过自己高超的演技成功把观众带入进去了,这确实是很牛的一件事了。

46
细节和人物上问题不少,但都还可以原谅。最失望的点在于:第三幕的抢劫戏完全转移了整部影片的主要矛盾,即集体主义和个人命运的社会矛盾和道德天平,一路朝着“类型化”狂奔而去,完全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不知道是导演实在编不下去还是出于市场考虑?

88
充满着一股怀旧的气息。即将倒闭的工厂、失意的运动员生涯、始终被抑制的正义感、走向犯罪的青少年、1955年世界领先的车床……所有的一切都在往下走。这种“下”正好与阴冷破落的乡镇契合,始终有种萧条垂败的气息。看过导演之前的《开学悸》,在拍摄手法上的进步很大,有几段丢手长镜头用得还是比较华丽的。后来的枪战戏给了男主作为失意运动员一个很合适的宣泄口,不过感觉风格还是不够搭调。

29
顾学兵凭出门条给恶霸放行,放走的是自己的威信。田永烈给妻子买不起条假腿,呕出的是自己的尊严。耿晓军颤抖手指夹住那证明,夹住的是自己的正义。蝴蝶不知怎么飞进车里,聋耳不知怎么听见枪声。持枪抢走现金的是悍匪,公然运走机器的却不是强盗。教你靠枪感开枪的是师父,将你无情抛弃的却不是生父。

95
秦海璐在《老枪》塑造小金这一角色时,投入了大量的情感。她坦言,小金做过的所有事情,都是她跟着自己妈妈做过的,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秦海璐的表演更加真挚动人。容易被现代人忽略的中年爱情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从和顾学兵的感情中可以看出,金雨佳是一个大胆、愿意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她会让顾学兵给自己唱歌,也会在顾学兵为自己修好路灯时悄悄感动。正是这种会传递情感的演技,让观众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小金内心的挣扎与坚持,为影片增色不少。

33
整部电影就像顾学兵的一生,在隐忍爆发。顾学兵,明明是最正直的人,在一群乌烟瘴气的环境里,却是如此格格不入。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呢?稍微做自己,遭来的就是各种非议,各种眼光。作为一个东北人,我更能感受当年那个年代给我们带来的深远影响,其实直到现在,很多人都是得过且过,就只是日复一日,重复机械般的生活。支撑顾学兵的,是那把枪;支撑金雨佳的,是她和儿子的未来;支撑耿晓军的,是内心的正义;那支撑我们的,又是什么呢?我反问自己,是什么呢?

78
秦海璐所塑造的金雨佳形象生动鲜活,在90年代初东北的背景下,演绎着单身母亲的艰辛与坚强。金雨佳在生活的重压下不屈不挠,秦海璐通过精湛的演技,将她为生计奔波的疲惫、对儿子未来的担忧等情感细腻地展现出来。在与顾学兵的互动情节中,她精准地把握了金雨佳内心的复杂情感,有暧昧中的主动与信任,也有面对儿子朋友逝去时对方决定掩盖真相的愤怒与无奈,也正是秦海璐的表演让观众更加深入地走进了金雨佳的内心世界。

39
算是當下可以拿到龍標的最大尺度?但是黑色的犯罪主線與秦海璐母子的部分幾乎可以拍成兩部片子。關鍵時刻廠長的口型與聲音不再同步,又一次提醒我們每一部中國電影背後可能都藏著另外一部中國電影。

15
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普通人是没有机会赢的,但从来都没有人告诉我们,洪流是存在于每个时代的。《老枪》是个人最喜欢的那种时代悲剧,作为一个普通人,只能感受到其中的撕咬,而没有全身而退的可能性,我们当然应该选择对的事,但在有些时候,所有选项都是错,甚至连恪守原则都会被认为是不合时宜,下沉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事我们选择不再提,并非因为忘了,而是因为没有能力负担提出来的后果,但当达到一定条件的时候,是一定会被再拿出来讨论的,因为发生了就是发生了,谁都不能当做从来没有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