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本片展示了画展开幕式之前一位艺术家的日常及其与他人的关系。生活中的混乱成为了她的灵感源泉。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凯莉·莱卡特
罗伯特·奥特曼电影奖
最佳影片(提名):凯莉·莱卡特 / 尼尔·科普 / 阿尼什·萨夫贾尼 / 文森特·萨威诺
最佳主角演出(提名):米歇尔·威廉姆斯
耐观影-Xavier2022-05-27
38
# 75 Cannes 主竞赛# 心中影后已出!威廉姆斯将如此难以驾驭的一个复杂角色演活了,孤独,严肃,偏执,温情,夹杂着神经质却有着独特的审美和创造力,数度令人想起当初的影后角色伍尔夫,但却没有一丝绝望和悲伤
绝望的文盲2022-05-27
49
睡醒了还能接上
咯咯精2022-05-28
41
排片太不友好了,最后一天真的精力不济。是值得大银幕重看细看的作品。莱卡特的慢并不是为了考验观众,而是生活本身无论甜蜜或苦涩都像这样不肯快速前进;静水之下才有微澜,而微澜便足以让一个和孤独抵抗的女人焦虑失常,因为她还不确定,艺术究竟是不是她的盟友,会不会给她的挣扎和努力以奖赏。
白斬糖2022-10-06
27
确实是无害的电影,但也毫无建树,因为本质是个不会有结果的自恋怪圈。从一开始就陷入艺术家身份和生活焦虑的二元论中,因此电影就像被一再淘洗烘干的衣服一样一面缩水一面变薄,艺术工作成了固执又空洞的身份内容,而生活也成了干瘪又尴尬的恐惧来源。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没有睡着。-0.5
zhangzin2022-05-29
64
真的好多拿三日证的人,不懂电影,不知道导演是谁,连欧洲三大都要朋友科普的华人(大陆口音)是怎么有勇气和动力来的戛纳。有高级证的就买票给低级证没票的人。都三大电影节的水平了还屏摄的人(女生居多)比比皆是。
烤芬2023-04-13
75
在艺术世界边缘的、艺术教育里走出来的当代艺术家,至少是没成名、没发财的芸芸众当代艺术职人们,不就是这么回事嘛:拿着微薄收入在机构里做些行政工作或教课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下班才能做作品,但总受到生活琐碎的打扰,其中包括自家的猫和其他处境相似却总略有不同的艺术朋友;准备自己的小展览,还需要不断地去同僚们的小展览上「露个脸」,但通常也就是尬聊—— Showing Up 根本就不是什么「好戏登场」,只不过是「露个脸」这么频繁又无聊却总是被美化为对艺术家的事业至关重要的日常行为罢了。身边很多朋友都差不多是这样,也许缺少Lizzie的特权,但艺术作为一份工作带给大家的(无)意义感被本片很真实细腻地捕捉到了。能既不赋魅也不藐视当代艺术、只是呈现以当代艺术为生(亦为生活)的人的存在状态,这样的电影其实并不多见吧。
鲍勃粥2022-10-06
17
10++/10 #NYFF 莱卡特的视角依旧朴实而不失灵动,真实却饱含温柔,作为巴德学院的驻留艺术家,她显然将其生活化的观察融入进了此部作品,不加修饰地展露“艺术家”的“日常”以复杂化“艺术”:通过对不同媒介的工作室的展现,“艺术”重新回到了其“过程”和所必需的“劳动”(或生产),平等的观看/被观看,其对“手”的注视又赋予必要的亲近。她眼中的艺术绝非精致或中产的,而带有浓烈的生活质地,正如最后她将个展空间构建为一种杂糅着家庭纷争,恋情,孩童般好奇与社交等等的复合空间。她带着幽默的口吻,灵巧的调度,与颇有质感的影像风格来令“艺术”回到生活,回到你我之间。当女主带有油漆的手轻抚鸽子的头时,正如她塑造黏土的手,艺术的“灵气”被释放。通过对姿态的凝视,对琐碎的重构建,对周遭的“态度”与“参与”,令“艺术”在场。
伍月2022-05-27
31
【B+】第一次在电影宫看的世界首映?介绍词说,这是她第一次入围主竞赛。看到莱卡特眼眶湿了。
终于有资源了,再看,完全被低估的一部。
冰红深蓝2023-07-20
13
1.凯莉·莱卡特真切地呈露出了那些寂寂无名又日日努力的当代艺术创作者的生活日常,简约柔缓、质朴内敛的风格一如既往。生活正是如此琐碎庸常,令人烦闷,但有些人依然能做到不让自我表达与创作的激情耗散其间。2.米歇尔·威廉姆斯的表演精妙绝伦,她完全展现出了平凡但又不放弃理想的个体在茫茫生活之流里挣扎前行的样子。在一团乱麻的劳烦中,耐心渐次消磨,平日无尽的压抑忍耐终有决堤爆发之时,遂有扯花之举。3.修不好的热水让人如芒在背,鸽子与猫一起加入莱卡特电影动物大家庭,而性爱的缺席也是导演一以贯之的创作选择。4.Cynthia Lahti为本片创作的艺术品颇有表现性的力量,Jo的大型纺织风格契如盐田千春,除绘画和雕塑,片中还有大地艺术及各种装置艺术。5.散落的人物最终汇聚一堂共同观展,反高潮与空镜收尾令人想及安东尼奥尼。(8.5/10)
悲情城市招待所2022-05-27
13
习惯了改编剧本那种动不动抓狂焦虑崩溃的创作经历,这种淡淡的情绪,其实是创作过程中最理想的状态。
双晚2022-05-28
18
B+. 像极了前几天在戛纳赶论文的我。生活哪有什么“好戏”,只有频频抓狂,淡淡无奈,哭笑不得后仍要硬着头皮的“到场”。2022.5.27 Lumière
饮歌2023-04-21
7
导演风格一如既往,平淡中灵动,习惯导演风格的人自然吃得消。她电影里的女演员总给人一种风轻云淡但四两拨千斤的感觉,这次的小米和周洪也是一样。
三条分部2023-06-09
3
摄像机在移动中不断调整,放缩,总是试图以最正确的距离拍摄女主人公Lizzie的泥塑的一幅幅草图,与此对应,它也以惊人的耐心,总是以最正确的镜头宛如列举般细致地摄入完全平凡而琐碎的生活里的人与事物,与女主人公从事的艺术相比,那些家庭琐事想必既与自己的生存息息相关又庸常到完全无谓的地步,可是在老掉牙的赞誉与司空见惯的交际面前,艺术本身也陈腐化了。即便如此,单是在开头一个缓缓的摇摄里,我们就确实已经看到越过Lizzie桌上的艺术泥塑那边,在泛滥着白昼平淡无奇的微光的门外场地上有几只鸽子在地上啄食,在片尾,是那鸽子忽地从孩童的手里飞出——这不正是电影的运动吗,它越过重复着日复一日无聊对话的人群的头颅与惊叫,在瞬间垂直贯穿了沉闷凡庸的世界,又从一个近于精神失常的人手上飞向广阔的天际,倏忽即逝,无影无踪
花地2023-06-08
2
Lizzie送走鸽子的那个当下,脸上残留着些许不舍,于是她再次质问房东热水器何时能修好。在人物情绪爆发前的那一刻,镜头看向三只陶塑,有几秒钟十分细微的难以察觉的抖动,但还是太过明显。电影的问题就是太明白自己的预期是什么。片尾字幕滚动时的音乐,透过音响向桌子传来了丝丝震动,我猜想雷查德想捏在陶塑上的笔触理应是一种意外。
嘟嘟熊之父2023-06-20
8
如同和Lizzie共同经历一场中暑:虚弱疲软的肢体,长久的出神间隙,晕眩突如其来;而结尾落日染红的天空则宣告病症的缓解。对雷查德的赞叹永远出于其对功利的拒绝,强调艺术家的物质性而非对其精神世界的过度攫取——居住、工作与社交环境的混淆,对衣食住行的细致侧写,足以补全她的敏感、消极、迷惘与祈盼。因此,点题式的飞鸽意象则成为唯一的败笔,期待更为坚定的雷查德。
陈凭轩2022-05-27
2
看完以后居然还蛮喜欢的,与人物共情了。这是怎么回事
TWY2023-06-07
4
- 莱卡特试图交织庸常现实与艺术创作的冲突,但电影似乎未能在二者的纠缠中提炼出属于这种贫穷的形式,换言之,艺术品在这里或供人small talk,或反射家长里短,但总是不被真正看到,即便莱卡特对此有讽刺之意,人物和影像只能在松散中艰难度过日子。
你好忧愁2022-09-08
6
你可以说在grad school里为了项目头疼烦躁,和房东passive aggressive撕逼,或者被扯入家里的一地鸡毛就是平凡的人生,但人生不会有折翼的鸽子展翅高飞——看了一整个电影的枯燥琐事如果只是为了结尾那点所谓诗意的小确幸也太没意思了
樂啊樂2023-06-18
1
很寡淡 无感
陀螺凡达可2023-07-04
4
3.5 对于莱卡特来说可能是偏向更为个人生活体验的创作(因此也显得minor?),角色的状态流动替代了明确的叙事,因此有了生活的呼吸感。从这部开始更加注意(和着迷于)小米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