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情简介
1943年的意大利罗马,四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小孩在战火纷飞中玩着战争游戏并结成了“史上最伟大的友谊”。10月某日,来自富裕犹太家庭的里卡尔多被德军带去了犹太人隔离区,剩余的三个好友通过伊塔洛担任国家法西斯党干部的父亲的关系得知了他的所在,决心穿越意大利“英雄救友”。本片改编自同名畅销反战小说,通过儿童冒险喜剧的形式和孩子们的天真视角展现了二战对意大利这个国家及其人民的摧残,在全球冲突肆虐的当下更具现实意义,发人深思。
青年大卫奖(提名):克劳迪奥·比西奥

8
#26SIFF 悲喜剧、公路片,同类型作品发生在二战铁混子意大利这里果然更有说服力。

4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保持孩子般的童真,毕竟这是对抗这个悲惨世界的最后法宝了。

8
笑的有多开心,哭的就有多突然。画面一转,这是他们最后做孩子的地方。小胖子坐上了不能回头的火车去救他们的朋友,刚出发就知道了里卡多去世的消息,而小胖子是什么时候死掉的呢?没有人知道,因为犹太人名单上并没有他,他的“秘密武器”那张法西斯军官合照也没有救下他来。

别被喜剧的类型骗了,结尾八十米大刀啊

6
电影节上的惊喜之作,孩童视角下的战争,就在这种最平常的嬉笑打闹之下,更加凸显战争的残酷

5
越是知道结局,越痛。

5
感恩用如此温情、俏皮的表达方式设计一部战争片,有感动,有揪心,但都不会过于浓烈,淡淡然然,特别好。

2
目前本届最佳!!小朋友的纯真和纯粹的友谊真的太美好了,但越纯真就越看得让人心碎?(哥哥和修女的线也好不错啊555

1
意大利视角的二战犹太人题材,依然觉得结尾有点做作,反倒是军装哥哥被农民(人民群众)反感和捉弄倒有点意思。开头真实影像引入剧情,不禁想起《特殊的一天》。整体虽做作但工整,所有道具都一一呼应了。P.S.本片的结尾比我想象的还残酷……

6
再怎么说也觉得是过时的畅销儿童文学,工整但迟钝。懂你要说什么,但你如果试图观看过历史,就不需要这部电影来添加注脚。过时也有很多种。修女打耳光的时候,我还想为什么要心虚,后来我发现因为事情就是这样的:男人变成被雨淋湿的小狗,女人就因为淋湿露出了乳沟。

6
非常惊喜的意大利片。明线暗线同时进行,节奏极佳,主演发挥完美,好无尿点。明显是较为欢乐的孩子团历险记,不仅搞笑,还具有公路片的无敌浪漫,哥哥和修女的段落也很出彩,孩子们一定要救出伙伴的纯粹友情也令人动容。由于是纳粹时期的意大利背景,所以暗线注定是沉重得令人窒息的,而最后时刻的一击,没人扛得住。各方面都很完美的作品,润物细无声地把反战反法西斯主题深入观众心里,非常见功力。有一些深刻的议题通过孩子的口进行了讨论。比如《亡念之扎姆德》中名言:你以为穿上军服就会变强大吗?

6
虽然故事选这个二战背景几乎就注定了题材,但是前面开开心心看下来后还是会为结尾那一瞬间而触动。谁都无法假装看不见他被送上死亡列车,即便你是意大利人。童年时代在那一刹那就结束了。工工整整。

鱿鱼们,看看现在加沙的孩子~

1
这是一部儿童视角的反战电影,影片如果结束于小胖自豪地在同伴们的欢呼声中偷偷登上火车。我会毫不吝啬地献上掌声与眼泪。
有些东西小朋友并不需要着急知道,他们为这个美好的世界努力地成长,他们有着人类最伟大的品质:勇敢。他们长大后自然会知道这是开往集中营的火车,自然会知道受害者不仅仅是犹太人。成年人不应该去狭隘地限制他们,正如成年人狭隘地限制自身一样。
成年人如此功利如此狭隘地活着,他们如此恐惧、怯懦,他们用慌张又绝望的的眼神看着孩子们身上的希望。他们的努力与奋斗,多数只是用一种形式主义麻醉自己,对于生命的背离。
这是一部很典型的意大利式电影,观影过程中能感受到意大利电影独特迷人的地方。可惜电影结尾,有着现今电影人的通病,缺乏克制。

5
最后十分钟突然转折,生活也会在你以为已经happy ending的时刻突然把你拉下地狱,只是当时你依然笑着觉得自己在靠勇气和智慧做正确的事情。小胖子在火车上挥手的笑容会很长一段时间停留在我的脑海中。电影结构非常巧妙,孩童的成人经历类似的事情反应截然不同,战争面前强悍的是被包装的精神力和军装外壳,孱弱的是人性背面和血肉之躯。人与人关系的迅速建立更在于坦然承认性格中的负面,不管成年人还是孩童

2
#SIFF 2024 能把二战这么沉重的话题,以小孩的视角拍的这么童真欢快,实属难得。结局是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孩子王上了去集中营的车,我想他是这几个孩子心目中的英雄,为的只是救回他的犹太伙伴,他的举动显得是那么的鲁莽,又或者是那么的童真,甚至觉得又是那么的勇敢。

1
影片轻快又温暖,孩子们的纯真太可贵了。
战争很宏大,而到战争中的一个个人一个个家,都是不能承受的重量。
真是个温柔的电影呀,到最后一刻才递刀。
小胖子成为了世界上最勇敢的人,即使没有奖牌也是一个大英雄。
愿世界和平。

还是挺工整的儿童电影,明知道是在战争的背景之下,还是让人感到很轻松,直到故事的最后一刻。

类型上写着“喜剧”,真是最好的讽刺。

5
脱下制服,他们和我们并无区别,披上伪装,孩子亦是英雄。